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8 2023年1月17日
视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入局
短视频成香饽饽

近日,2023微信公开课PRO通过线上形式正式开讲。数据显示,微信的视频号使用时长逼近朋友圈,直播带货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倍。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一年,在社交媒体、长视频、搜索等互联网应用场景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短视频依然一枝独秀,成为用户增长最明显的互联网赛道之一,未来互联网巨头重要竞争之一是短视频领域。

视频号商业价值凸显

视频号的内容生态在2022年逐渐丰富,用户的使用时间也在逐渐延长。2023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团队介绍,2022年总用户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视频号直播的看播规模(到指定直播间互动点赞数量)增长300%,看播时长增长156%,直播带货销售额增长800%。“视频号要成为微信体系内最原子化的内容组件”,过去一年中,原子化的视频号与微信生态之间激发出丰富的化学反应。

随着视频号生态的不断完善,视频号直播的商业潜力也在持续释放。2022年视频号直播带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平台公域购买转化率提升超过100%,客单价超200元。

据视频号团队介绍,从“0粉”到“100粉”,再到“万粉”作者,视频号都有针对性地变现工具,通过直播打赏、直播带货、商品分享、互选广告等能力,创作者在提高积极性和成长性的同时,也保留了原创性和自主性,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这为内容生态的持续丰富提供了更多可能。

短视频赛道迎来多方入局

尽管微信视频号应用与传统的短视频平台有一定区别,但微信投入重点资源开发视频号和直播,或与“泛短视频”行情活跃度有关。早前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预测,截至2022年12月底,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9.85亿人,网民使用率超过92%,同比增长近两个百分点。来自索福瑞的数据则指出,短视频用户群分布广泛,从青少年到银发一族全都有其忠实拥趸。其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用户的使用率也超过30%。

或受上述数据影响,除微信外,多个跨界互联网平台都看重短视频这个“香饽饽”。在2023年1月初更新的新版小红书中,原属于“购物”的入口已经由“视频”取代,点击进入该页面后系统会自动播放短视频内容。哔哩哔哩(下文简称为“B站”)在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将App首页左上角的用户头像替换为短视频内容界面,分为了“看视频”和“听视频”两个板块。B站CEO陈睿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曾反复提及B站的短视频产品Story Mode。他指出,“Story Mode在DAU的渗透上已经超过20%,更重要的是它在用户点赞上的比例达到了30%,这说明用户对于B站的Story Mode是接受的”。

此外,优酷、爱奇艺等传统长视频网站,也在近期增设短视频频道,积极引入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长视频从业者向记者表示,盈利难一直困扰长视频网站,如今各平台纷纷进入短视频赛道,希望借此找寻新的机会。

爆款内容成争夺市场关键

面对新入局的竞争者,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前辈”也在积极求变。快手先是宣布在1月13日—1月29日推出“春节不打烊”活动,拿出70亿流量和1亿元红包激励平台商家。抖音则在上月月底完成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完成调整后的抖音也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各大出行平台相继进驻。目前,抖音的本地生活应用也在积极推进,团购、电商服务均发展迅速。

2022年开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在学着做一些“更长”的内容,甚至在传统的影视剧赛道也开始出现更多布局。广电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光是去年一季度备案的网络微短剧篇目就超过300部,累计集数超过7000集,热度之高可见一斑。抖音在去年6月宣布推出“剧有引力”计划,融合了先前推出的“新番计划”“千万爆款剧乐部”等活动,将短剧推向“零门槛”、人人都能创作的阶段。

雷科技负责人罗超分析指出,短视频火爆现象已有数年,用户变得挑剔和平台流量分发规则的变化,会给整个短视频生态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顶流网红的保鲜度降低,以及爆款视频的数量日渐减少,这意味着,哪个平台能创造出更多爆款内容,就能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