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3年1月19日
聚焦全省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望出台珍稀物种单项保护办法或意见

如今的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水塔”坚固丰沛,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特别提到“青海湖裸鲤蕴藏量从保护初期的2600吨恢复到11.4万吨,藏羚羊由最少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去年我省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将从哪些方面加大保护力度?1月17日,记者连线省政协委员、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毓。

张毓说,2022年我省完成世界首例野生荒漠猫救护截肢放归和首次救护猞猁佩戴卫星定位器放归监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雪豹、高山兀鹫、秃鹫、兔狲等人工繁育方面也取得国内领先水平。西宁植物园、黄南麦秀林场在丁香、山莨菪、油麦吊云杉等珍稀特有野生植物的野外抚育、人工驯化繁育及野外回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成功处置青海湖地区发生的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效防范疫情的传播蔓延,确保了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截至去年末,全省累计收容救护野生动物雪豹、普氏原羚、黄嘴白鹭、黑颈鹤等各类野生动物28种320多只,成功放归恢复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动物猞猁、雕鸮、大鵟等6种32只。”张毓说。

新的一年,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也将更加全面。

张毓说,今年,我省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情况推进《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开展《青海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的前期立法调研,出台普氏原羚、野牦牛、雪豹、冬虫夏草等珍稀物种单项保护办法或意见,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提供法治保障。继续推进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赔偿试点工作,针对保险赔偿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保险赔偿试点工作中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分工。

同时,开展两栖爬行类、雉鸡类、景天科、忍冬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专项调查评估工作,指导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科学编制符合地区实际的项目规划,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常规监测、区域救护繁育中心(站)建设和完善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网络建设。强化林草生物安全监测防控,提升外来物种入侵初期的管控能力,加强对林草生物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保护林草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多样性。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建立完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基因库”建设,为我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奠定科学基础。 (记者 师晓琼)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