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第三天,寒风刺骨。走进同仁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原热贡敬老院),却感到暖意融融。院子干净整洁,走廊装饰一新,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散步、聊天……小院里充满欢笑声。
见到66岁的拉哈老人时,她正在换新衣服。崭新的藏装、锃亮的新皮鞋,看上去非常精神。“在敬老院住了10多年了,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很舒心。政府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我很满足。”说起这些,老人感慨万千。辛义老人之前是同仁市隆务镇隆务街社区居民,入住敬老院之前一直是自己照顾自己,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做一顿吃几天,生病也无人照看,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住进敬老院,到现在已经5年了,他说自己虽然无儿无女,但在敬老院日子过得舒心,已经很满足了。
老人告诉记者,敬老院安排专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一周换洗一次衣物和床单被套。“养老院不仅环境好,生活方便,工作人员也特别细心,把我们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好,每天的饭菜都不重样,而且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拉家常、看电视。在这里养老真是享福了。”辛义高兴地说。
为了让患病的老人不在敬老院和医院之间“辗转”,该中心与黄南州人民医院、隆务镇卫生院和西宁市湘润医院长期合作,实施医养结合,为每一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照护等服务。
“我犯病的那天晚上,要是在家里,就得不到及时救护,我可能就去世了!”辛义患有严重的高血压、静脉曲张。去年疫情期间,老人突然发病,依赖敬老院良好的医疗条件和专业的救护服务,老人被及时送往西宁定点医院治疗,才得以脱离危险。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会福利养老,护理员都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护理员李措吉已经有12年的护理经验了,她说“有些老人自理能力低,为了陪护,我们必须24小时轮流值班,不能离开,虽然很累,但是他们无儿无女,能够照顾他们也是为自己积攒福气。”
同仁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任吉先才让告诉记者,2010年12月中心正式启动运营,总投资1130万元,占地面积12亩,设有100张床,目前有47名老人入住,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00岁了。
近年来,同仁市民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老年人优待及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将养老服务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敬老院正式运营以来,政府部门持续投入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为老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养老环境。老人的衣物由中心统一采购,每年冬夏两季,每人配发衣服、裤子、鞋子、袜子等,每两个月配发一次生活用品。每个房间配有卫生间,电视机等。房间内安装了紧急呼叫器,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
对敬老院现在的服务,47位老人给出的评价都是“非常满意”。
(特约记者 马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