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复苏,稳开高走!节后上班第一天,市文旅局公布春节假期文旅消费数据,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4.53%和29.4%,假日市场经济繁荣火爆,市民出游意愿高涨,交出三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
市民出游“热情高涨”
“三年没回家过年,今年迫不及待回来了,太想念家人了。”正在大通边麻沟景区游玩的孙女士说。2023年春节期间,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内需促消费和假日期间系列部署要求,主动适应新情况新特点,扎实做好繁荣市场、惠民保障、产品供给、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文旅活动,全市文旅市场迅速升温。冰雪旅游、传统文化体验等众多文旅活动,使市民出游意愿强烈,出游热情迅速高涨。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纳入重点统计的21家A级旅游景区假期接待游客量累计达1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85%,西宁市本地周边一日游游客增速达38.97%,塔尔寺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33万人(次),同比增长313%。
冰雪旅游“人气爆满”
冬天和冰雪来场亲密接触是最酣畅淋漓的事情。大通康乐山庄滑雪场、湟中上山庄花药谷等景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溜冰、滑雪等冰雪娱乐产品,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万余人,成为春节旅游消费的热门。湟源宗家沟景区精心策划的冰雪灯光秀活动,吸引1.97万名游客前来打卡,实现综合收入65.18万元。湟中盘道花田作为今年春节网红打卡地,凭借夜间大型灯光秀、烟花秀等特色活动异军突起,假期接待游客8005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1.88万元。
夜游玩法备受青睐
以观灯赏景、民俗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夜游项目备受市民青睐,游客增量明显。各景区(点)纷纷推出夜游项目,营造浓浓的新年气氛。新华联童梦乐园依托晚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表演和烟火表演,推出“‘兔’发奇想 玩转童梦”春节主题活动,打造兔年游园新玩法,为游客带来夜游、夜演、夜宵等一站式的“夜生活”新体验,接待游客1万人(次),人均消费308元/人,位居西宁市各大景区首位。湟中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举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和第五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吸引游客1.59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大通边麻沟花海景区匠心打造国潮花灯、北极光影秀项目,假日期间游客激增,让夜游逛灯会成为过年新时尚。
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年味
全市文化旅游系统组织推出“公共文化惠民”“线上展演展播展示”等一批小型化、多元化、惠民化文旅活动10余项,持续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市、县(区)两级分时段节点举办各具地域特色的百姓大舞台、线上“村晚”、戏曲进乡村、赏年画、猜灯谜、耍社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营造出浓浓年味。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正常免费开放,有效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