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2月13日
聚焦西宁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同向聚共识 奏响履职最强音
——市政协2022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永黎

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翻开2022年市政协履职答卷,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敢为善为,绘就了市政协常委会履职工作的最美底色。

这一年,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作风和能力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以协商民主凝聚强大正能量,以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新活力,在繁荣协商文化中容纳各方意见,在主动有序商量中融汇发展合力,在强化双向发力中通达团结奋斗目标,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汇聚了智慧和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同心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前进道路。

为使政协工作真正迈上新台阶,也为打基础、利长远,市政协对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投入极大、用力至深。

市政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以方向坚定引领行动正确,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为使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市政协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全年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2次、主席及常委会会议学习26次、研讨交流9场、读书活动13次、机关学习44次。

“我要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多读书多思考,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广大委员参与有广度、发言有深度、交流有热度,有力推动了思想进步、能力提升、履职增效。大家畅所欲言,通过交流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展示了政协委员的精神状态。

持续深化“党建+履职”模式,出台党建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试行方案,构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6个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27个界别党小组”履职链条,形成党组与委员一条线贯通、党建与履职一张网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引领委员新途径,通过党建链引领委员链、委员链带动履职链,推动“两个全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切实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委员思想共识和政协履职实践。

如今,崇尚学习、自觉学习在政协机关、政协委员中蔚然成风,学习成果正转化成推动履职的生动实践。

做好协商主业 服务中心大局

从去年4月份开始,市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湟中区、湟源县、大通县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走访了有关“青绣”非遗传承人、“青绣”工坊,多渠道、多层面了解情况,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并采用电话、网络、函询等方式了解“苏绣”“陇绣”的成功经验,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经过历时3个月的调研,调研组全面掌握了我市“青绣”产业第一手材料和遇到的瓶颈,为建言献策夯实了基础。

调研组从扩大产业规模、强化交流宣传、拓展营销渠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产品创新程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层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而这仅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镜头”,坚持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群众所愿所盼集中在哪里,履职步伐就延伸到哪里,积极为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增活力。

一项项协商活动靶向精准,一条条意见建议切中要害——一年来,围绕青绣产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发展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打造召开3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聚焦高原“绿谷”城市打造、医养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河湟文化传承和保护等开展双月协商6次,形成调研报告8篇,提出意见建议57条。其中,《坚定信心果断应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好“桥头堡”争创示范市》等8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今年立案交办的139件提案已全部办复,满意率达99.3%,提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着眼于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履行职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创新性建立一月一收集、一月一研判、一月一交办、一月一督办、一月一报告、一季一汇总的“六个一”闭环工作机制,架起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与各界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直通车”标识度和成效性逐步显现。

数字是履职的生动注脚。探索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协商机制,以1次全会协商为龙头,以3次常委会专题协商和6次专委会双月协商为重点,以系列提案办理协商、界别协商为常态,形成“1+3+6+N”协商模式,专门协商机构“专”的特色、“协”的质量、“商”的水平不断凸显。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协商活动32次。

深度联系联谊 凝聚力量共识

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努力融入“拼搏赶超”主动作为,引导激励广大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强化担当、扎实履职,充分展现新时代政协新风貌。

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修订机关工作指南、协商工作规则等,健全协商议题研究确定、成果质量评价及公开转化落实等制度机制,政协工作“四梁八柱”制度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完善。注重以信息化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积极配合省政协系统网络信息化建设,协调完成视频会议网络专线接入、设备安装,云端协商、掌上办公成为日常,全流程覆盖、全天候在线的履职形态初步形成。认真落实市委部署,主席会议成员联点包保信访积案、项目企业等任务顺利完成。积极配合完成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展情况“回头看”调研任务。

落实走访慰问委员、谈心谈话制度,主席会议成员走访谈话委员135人次。持续深化“双岗双责双作为”“五个一”委员履职活动,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组织新任委员线上培训,围绕“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体现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精心安排课程开设,参训委员达200多人次。健全常委年度述职制度,做好日常性考核工作,激发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委员的履职热情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调查研究和建言协商的能力显著提高。

履职出彩的背后,是市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深入贯彻省、市作风建设和全市能力建设推进会精神,制定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基本能力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等,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摘编,以开展思想大讨论、组织工作大调研、建立问题数据库、细化整改任务单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9期,科室长业务大讲堂讲课活动1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5次,真正使机关党员干部实现了一次思想上的大提高、工作上的大改进、作风上的大转变、效率上的大提升,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机关新样子。

奋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建功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政协委员责无旁贷。新的一年,不负韶华更向前的西宁政协,必将在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履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