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巴迎桂)自农村户厕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把小厕所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来抓,以“建好、用好”为目标,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愿修尽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旱则旱、宜水则水。
“小厕所大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是一项普惠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以来,海东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开展集中整治3707余次,出动人员14.2万余人次,清理垃圾3.93万余方,清理柴草1400余堆,拆除残垣断壁534米,清理小广告1.5万余条,配备农村保洁员5186人。扎实推进“厕所革命”,2022年计划新建农户卫生厕所19799座,已完成13418座。计划新建农村公用厕所6座,已完成4座。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3县8个村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此外,全市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补贴3.69亿元。
在“厕所革命”实施过程中,海东市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着力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样板,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切实做到目光所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和和美美,真正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