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一丁
时间记录前行足印,镌刻奋斗年轮。
承载着城西区人民的殷殷期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过去的一年,城西区人大常委会在城西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两手发力,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努力开创新时代城西区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西区实践上迈出坚实步伐。
提高政治站位 把牢正确方向
城西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抓在实处,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动区人大工作行稳致远。充分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就省人大代表推荐提名、区人大代表补选、代表阵地建设等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18件(次),听取区委意见、落实区委决定,坚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工作各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领学、讲学、自学、研讨”相结合的“三学一研”机制,持续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全员性系统学习、针对性专题辅导、常态化交流研讨;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成做好人大工作的精神动力,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大战线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发挥代表优势 履行人大职责
城西区人大常委会首创“代表公示”机制,代表联系选民更加积极主动。把深化拓展“三联系”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坚持“五级代表进两室,联系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在古城台、虎台地区试点推行“代表公示”机制。去年,各级代表联系、接待群众300余人(次),提出建议75件,推动解决问题135个,不仅让人大工作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也确保了区“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在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都有人民的参与。
首创“代表直通车”机制,代表履职平台更加延伸拓展。持续深化人大工作提升年行动,打造“代表直通车”机制,开展常委会主任走访代表活动7次,征集代表建议意见33条;深化“智慧人大”建设,开通人大门户网站,拓宽民意表达、意见征集渠道,完善省、市、区三级代表列席常委会、开展一线调查研究和接访反馈等制度,全年邀请三级代表32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407人(次)代表参与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
首创“710”监督工作法,代表建议办理更加高质高效。始终把办好建议意见作为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党政领导领办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机制,将代表建议意见纳入政府“710”督办体系,持续在“强化跟踪问效,完善督办方式”上用心用力,确保建议真落实、工作真推进、代表真满意、群众真受益。
首创“代表讲堂”,代表作用发挥更加有位有为。坚持把强化代表履职质效提升作为基础性工程,创新打造“代表讲堂”,设置点题研讨、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七种模式,在与厦门大学举办全体代表线上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讲堂4期,推动政治理论、专业能力等专题性培训全覆盖,代表素质提升更加有力有效。为全体代表制发履职手册,组织代表参加旁听庭审、高考阅卷督导、未检工作站启用、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25人(次),确定10名代表为年度履职优秀“十佳”代表,有效丰富了代表活动形式,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
首创“西区人大”宣传矩阵,代表风采展示更加有声有色。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的主题主线,统筹线上线下,在改革“碎片化”宣传上破题,设置代表风采、重点工作、能力提升等8个宣传专题,综合展示代表履职风采,分享典型经验做法,切实讲好西区人大故事,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聚焦中心大局 展现人大担当
城西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用“真监督”体现“真支持”,持续强化“全链条”精准监督,加强“联动式”工作协同,从大处着眼、小处发力,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依法行使人大监督职权,用第一力度监督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经济平稳运行凝聚代表力量、汇集各方智慧。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头落实区委包保企业要求,深入开展走访助企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对区政府政·银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创新打造环唐道、环新宁广场商圈“代表工作室”,在经济运行的大战大考中体现人大担当;依法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一年来,依法作出决议决定23件,提出审议意见48条,印发审议意见书13份;持续拓展深化预决算审查监督,督促区政府管好“钱袋子”,选取部分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专题视察,积极推进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预算审查监督。
牢记初心使命 彰显人大作为
城西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焦点不换、力度不减,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温度”“深度”和“力度”。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卫生、教育、安全、就业、环保等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对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爱老幸福食堂”提质增效等10项重点工作开展视察;紧扣法律法规实施查找和分析问题,进一步强化监督工作,听取和审议情况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对区“两院”工作进行视察,有力推进了法治西区建设。
坚持从严从实 加强作风能力建设
城西区人大常委会紧扣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四个机关”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确保自身履职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持续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严格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扎实开展“以案为警为鉴,以案促教促改”活动,着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努力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认真落实市、区能力建设推进会精神,高标准抓好规定动作落实和自选动作创新,组织代表开展民情夜访、代表接待日等活动,有力锤炼了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和全体代表敢为、善为、能为的宽肩膀;坚持不懈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若干措施,推动人大常委会机关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以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三年提升行动“回头看”工作为契机,加强对彭家寨镇人大和七个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指导,深化改革攻坚,创建兴海路办事处“代表联络室”省级示范点,虎台、通海路街道市级示范点,区级示范点5个。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城西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要求,努力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有新作为,在促进法治建设上有新进展,在汇聚民心民力上有新成效,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升,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和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城西篇章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