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果洛宣)为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果洛州问题整改工作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不折不扣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果洛落地落实,在果洛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截至2022年底,果洛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4项问题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的145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居全省首位。
整改过程中,果洛州生态环境局按照《果洛州州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职责分工,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涉及果洛州的4项问题,制定了《果洛州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方案》,并对涉及果洛州的145个黄河流域“体检”问题进行了梳理,制定了《果洛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及销号流程,扎实推进问题整改。
同时申报落实3.49亿元资金,实施玛多县黄河源生态修复及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工程、达日县黄河干流德昂乡段河岸缓冲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甘德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甘德县西柯曲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久治县沙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项目和久治县尼格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6项工程,对果洛州境内黄河流域进行了系统治理。投入4000万元资金对共玉高速沿线果洛州境内11处临时用地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共计覆土8.3万立方米,播种草籽18吨,使用有机肥30吨,无纺布72万平方米,设置网围栏1.8千米,椰丝纤维毯5.5万平方米,治理效果显著。
此外,果洛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突出“生态立州”主基调,编制了《果洛州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制度,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海拔地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制定果洛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草地生态治理修复、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具有本地特色的体制机制,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