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6 2023年2月23日
国际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拜登访问波兰深度捆绑欧洲

在突然到访乌克兰首都基辅5小时后,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月20日乘火车前往波兰境内的普热梅希尔,再换乘“空军一号”抵达华沙,对波兰进行访问。分析认为,拜登将借此访展示对乌克兰的“集体性支持”,并强化与北约东翼国家的合作。

◆ 笼罩在俄乌冲突一周年阴影下的访问

拜登此访是其不到一年内第二次访问波兰。他上一次访问波兰是在去年3月,即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美国驻波兰大使布热津斯基在拜登访问前接受波兰媒体采访时称,“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美国总统从未在一年内两次访问波兰,”他说,“拜登总统对波兰及该国的安全感到担忧。”

据法新社报道,拜登当天对波兰总统杜达说:“北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他还重申了美国对乌克兰和北约的支持,并称波兰对乌克兰的支持“非比寻常”。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日前称,两国正就增加美国在波兰的驻军人数以及建立“更永久”的军事存在进行谈判。目前有大约1.1万名美军在波兰进行轮换。

《华盛顿邮报》认为,拜登此访可被视为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美国“外交组合拳”的一部分。其他活动还包括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为乌克兰站台等。杜达此前曾称,拜登将在波兰领土上发出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重要信号。

◆ 华盛顿的意图

《华尔街日报》2月21日称,随着俄乌冲突爆发,波兰成为欧洲在与俄罗斯冲突问题上的主要鹰派国家。波兰一直极力主张对俄罗斯石油实行价格限制,对其经济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并要求西方提供先进武器,帮助基辅将莫斯科军队赶出乌克兰。该国为大量涌入乌克兰的西方武器提供了关键后勤枢纽。通过公开施压和秘密谈判,华沙在加强西方对莫斯科的打击决心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接收了超过150万乌克兰难民,还向难民发放补贴、提供食宿等,被认为积累了较高的地区威望。波兰媒体认为,乌克兰危机使美国与波兰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尤其是在北约内部的军事合作方面。去年6月,拜登宣布在波兰建立永久性美国军事基地,这是美国在北约东翼建立的第一个基地。华沙还从美国购买了一系列武器,包括“艾布拉姆斯”坦克等。

波兰将于2023年秋季举行议会选举,拜登访问波兰的行动将提升法律与公正党的支持率。

根据白宫消息,当地时间2月22日,拜登还将与B9领导人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面。B9由北约东翼的9个国家组成: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B9中的大部分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比其他北约成员国还要强硬。一些国家对乌克兰争取获得现代武器表示支持。其中,捷克曾向乌克兰供应装甲车,而波罗的海三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榴弹炮等。

美国“政治新闻网”2月20日称,拜登此次访问波兰,是对欧洲东部地区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拜登与B9领导人会面,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华盛顿热衷于向其东部伙伴表明,它需要这些国家的投入,并借此提醒普京,如果这位领导人将战争扩大到北约领土,后果将是什么。

◆ 被质疑为何不去俄亥俄

虽然拜登此次出访高调秀出的“团结”和“对乌支持”得到部分西方国家和媒体的“好评”,但他无法忽略在国内所面临的挑战。在推特上,一些网民对拜登突访基辅持质疑态度,有人质问拜登:为什么宁可去基辅也不愿去近日发生“毒列车”事件的俄亥俄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月20日抨击称,拜登此举向该州选民发出了一个“忽视他们”的强烈信号。

美联社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只有48%的美国成年人赞成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低于去年5月份的60%。一些媒体认为,这些结果已经显示出美国民众对援助乌克兰感到厌倦。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过去几个星期内白宫对基辅声称“要提供的支持将很快遭遇阻碍”。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乌所有援助都是在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下交付的。但去年11月,共和党重掌众议院。一名美国政府官员说,拜登政府并不能保证国会会批准提供给乌克兰所需的资金。

◆ 拜登演讲言辞激烈 十次单独点名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1日发表了国情咨文。普京演讲完,美国总统拜登紧随其后,在波兰首都华沙发表了一场言辞激烈的演讲,对普京“火力全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注意到,拜登用非常尖锐的语言指责俄罗斯领导人,甚至10次单独点名普京。

有分析认为,拜登此番演讲是为美国及盟友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提振信心。只是,与拜登2月20日高调闪现乌克兰首都基辅相比,这场提前被媒体“剧透”的讲话,吸睛度似乎有所逊色。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指出,普京与拜登在同一天发表演讲,尽管内容几乎是水火不容,但是有一个重要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透露,在拜登突访乌克兰前,美国居然向俄罗斯通报这一重要信息。“这说明大国之间就重要事务的高层沟通没有终止,对局势走向的影响耐人寻味。”

“对于俄乌冲突,华盛顿曾有不同的声音,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战事发展,认为‘必须支持乌克兰获得全面胜利’‘追求俄罗斯彻底失败’的声音占据上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河说,“从最近美国向乌供应主战坦克等持续军援的行为,不难看出白宫的态度。不过,如若未来局势发生变化,美国也可能相应作出调整。”

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