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肖玉珍)连日来,贵南县委宣讲团成员纷纷进乡村、入农家、走田间,采用微课堂、板凳会等形式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递党的惠民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一场春雪后,走进贵南县茫曲镇达玉村的老菇家庭农场温室大棚,一股芬芳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装着平菇棒。看着眼前的一幕,农场负责人乔吉科面露喜色,一边采摘着成熟的平菇一边说:“前两天听县上干部宣讲时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乔吉科的老菇家庭农场已经成立5年,现在有4个温室大棚、1个拱棚、1个保鲜库,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去年疫情稍有影响,但总收入还是达到16万元左右。“与土地打交道的这几年,政府派来的专家、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手把手指导。我们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服务群众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乔吉科说。
近年来,贵南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群众“造血”功能的有力抓手,积极助推农牧民群众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种植平菇等食用菌,年产值达到28万元,小蘑菇撑起群众增收致富“幸福伞”。
“我们4个人在温室大棚里干活,工资按月准时结算,每月工资4000元,今天我们装平菇棒,再过两周就可以采摘第一茬平菇了。今年,希望蘑菇种植有好的收成,我们的收入也更多一些。”在农场里打工的村民李文霞说。
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乡文化广场、企业车间、蔬菜大棚等,群众在哪里,党的好声音就延伸到哪里,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据了解,下一步贵南县还将持续引导群众转观念、调结构,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增加收入,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