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图景,人心是最美的底色;
一个民族的复兴,精神是重要的力量。
回眸2022年,一场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奏响舆论宣传“主旋律”,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树起文明“风向标”,全市宣传思想工作鼓舞人心、汇聚力量、催人奋进,成为感恩奋进、拼搏赶超,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生动缩影和重要方面。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突出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稳中有进、守正创新,为我市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理论固本筑牢信仰之基
宣传谋新助力奋进之势
“这次的文艺宣讲既好看又好听,以前学习党的政策,是通过报纸或电视。今天,通过歌舞、花儿、朗诵等形式来宣讲,形式好、接地气,我们爱听、爱看,看完文艺宣讲,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城西区文亭巷社区海宏壹号小区,一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演出刚刚结束。歌声、乐声、笑声、掌声,一场场别出心裁的理论+文艺式宣讲,摆脱了刻板的灌输形式,让基层理论宣讲的声音变得格外动听。
一年来,全市宣传文化战线精心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计划,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建立健全“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学习机制,打造以“西宁微讲堂”视频号为统领的“四级”线上宣讲矩阵,建立社科界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立项《甘青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课题分别确立为青海省重大实践智库项目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薪火”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1个集体和2名同志在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中获奖。
同时,我市宣传文化系统积极组织开展“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十大感恩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精心组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重大主题宣传,在中央主流媒体、省级传统媒体刊发报道6900余篇,举办“西宁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9场次,策划实施10项外宣项目,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71场(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主动加强与中央、省垣媒体的沟通联系,先后推送重点报道7233条,市级媒体累计原创、转载达3万余次。西宁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西宁发布”澎湃账号荣获澎湃政务指数榜“2021最佳政务传播省会城市榜”,西宁晚报社新址获批、融媒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管理落地夯实阵地之责 文化立根润泽发展之魂
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实施办法和省委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1+8”工作制度和学习通报、巡听旁听、笔记调阅等学习成效检验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西宁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基本操作流程》,对43个地区和重点单位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对全市18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全面考核。联合检查各类文化场所5000余家次,查处非法出版物3万余件,拆除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22套,查处“冰墩墩”和民族印刷厂侵权盗版案件等4起。
同时,聚焦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线下线上巡展演300多场次,组织开展农牧民歌手大赛、全民阅读线上活动等16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创作推出各类文艺作品500余件,重点扶持19个文改项目,重点实施98项文旅重点建设项目。秦腔现代戏《湟水河畔》获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最高荣誉“特别推荐剧目”,音乐剧《花儿·少年》与广播剧《父亲的生日》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4家单位获得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此外,精心策划78项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开设64个专题专栏,推出“西宁24小时”等网宣主题作品,制定舆论引导口径354条,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清朗”等21项互联网专项行动,开展全市党的二十大网络安全保障应急演练,持续加大对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信息的巡查、管控力度,搭建互联网内容安全巡查检查信息系统平台和敏感关键词库,对全市114家单位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和531家社会网站进行远程漏洞安全扫描,全年累计监测舆情信息468.6万条,妥善处置负面舆情2287起,协调解决网民合理合规诉求763件。
文明赋能添彩城市之变 提升能力彰显担当之本
从文明一个人到文明一个群体,从文明一个社区到文明一座城,从志愿服务到关爱未成年人……
一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质升级,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进程,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表彰2020—2021年度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及个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32.6万户。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个临时党支部荣获第二届“青海榜样”,5人分别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青海省好少年”,6.8万名志愿者、5200余支志愿队伍投身抗疫一线。西路军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2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同时,结合全市能力建设和“四大”专项行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创新开设“支部选题+干部领学+领导点评”的“五点半讲堂”学习模式,组织举办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全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演讲大赛、“强国复兴有我 文明西宁我来拍”微视频大赛等,制定印发《西宁市2022年度为民服务“十佳”标兵评选工作方案》,评选表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办融媒体业务骨干技能提升等各类培训班4期,推荐“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在“作风聚焦”专栏累计原创和转载转发监督报道452条,举办2021—2022年度对外宣传好新闻奖评选活动,19件新闻作品荣获“青海新闻奖”。
时序更替,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在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