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白林娟)3月1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家“幸福食堂”落地民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启了全县农村(社区)养老新模式,也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吃出了“幸福味道”。
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锚定共同富裕目标,接续实施惠民实事,加快建设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民镁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投入运营是深化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举措,也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探索,更是落实为民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具体体现,将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
据了解,民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爱心慈善机构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由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托管模式运营,将对5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工作日内提供免费的午餐,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大众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服务发展新路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累计为全县14个乡镇4600多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总服务次数达350多万人次,先后筹集40余个公益项目,受益人数达7.5万,使全县养老服务体系迈上了新台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走进民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干净明亮的食堂里空调、消毒柜、电视、碗筷餐具、餐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两位厨师和孝康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厨房里有序地准备着食材。中午十二点,现做现炒的大盘鸡、西芹炒牛肉、西葫芦炒肉和西红柿鸡蛋汤准备就绪,水果、饮料、糖果摆满餐桌,你盛饭我端饭,在一阵忙碌后,老人们开始享受幸福“食”光。孤寡老人钱存梅吃得津津有味,她说:“味道好,环境好、服务好,让我们老年人的晚年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