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玛多宣)“从小看阿爸用羊毛、牛毛编织简单的装饰品,就觉得非常喜欢,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编织方法,但是经过这次培训,让我的编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也可以完成一套手工艺品的编织,对于以后的发展我充满信心。”在日前玛多县举办的藏式编织技艺培训班上学员才让拉毛高兴地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参加培训的不仅有牧民群众,还有来自各村的生态管护员,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玛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才让拉毛一直身着红马甲参加培训,理论课上才让拉毛和所有学员一样认真听、认真记,遇到不懂的总会积极提问。实操课上,才让拉毛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制了带有藏族传统图案的手链,引来学员们的一致夸赞。
据了解,玛多县及周边广大牧区拥有数量巨大且品质较好的牛、羊毛和牛皮等原料,通过培训将民族文化元素、图案、花色等传统样式与黄河文化、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高度融合,积极有效地探索出玛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的新途径、新平台,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谋思路、增动力。
学员久热是花石峡镇扎地村的村民,听说有藏式编织技艺培训班,便积极报名参加,他说技多不压身,多一项技能就能多一个挣钱的门路。在参加以往政策宣讲志愿活动时,久热总是认真学习,尤其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时,他不仅参加镇上统一宣讲,还会跟着宣讲队挨家挨户参加宣讲志愿活动。给群众讲政策,自己跟着学跟着悟,这是玛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策宣讲队全体志愿者的必修课。
为实现牧区宜居安康的乡村振兴目标,玛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探索新的志愿模式,在志愿者中形成“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多渠道提升志愿者能力,让志愿者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