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维权合力,促进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广大消费者、企业主体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开创消费维权新局面,3月9日,省市场监管局、省人民检察院、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2022年各单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成效,推动2023年全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深入实施。
●省市场监管局:去年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网络传销、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粮食购销领域整治等专项行动,实施“百家电商平台点亮”和“大美青海·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查办各类违法案件2565起,罚款2212万元。2022年,我省12315平台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1.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49.27万元,投诉受理率达100%。
●省人民检察院:去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消费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41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28件。针对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通过加强和省消协的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合力运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省文旅厅: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环青海湖地区私设“景点”、私开通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拉网式”排查,对55处私设“景点”进行了对照限时拆除。各级文化市场执法机构针对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旅行社向不合格供应商采购服务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立案查处力度。2022年,检查经营单位12105家次,责令改正388家次,警告9家次,责令停业整顿16家次,行政罚款68.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2万元,办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7起。
●省通信管理局:切实解决电信用户投诉问题,2022年青海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共收到电信用户咨询、电话申诉、网上申诉咨询量共计3010件,电话回访5520件,处理电信用户有效申诉量188件,为电信用户共挽回经济损失4263.86元,用户申诉办结率和及时率均为100.00%。
●青海银保监局:全年累计接收投诉7453件,同比增长2.01%。其中:银行业4363件,同比增长0.29倍;保险业3090件,同比减少25.75%。
●人行西宁中心支行:2022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共接收金融投诉224笔,咨询1427笔,办结率达100%;全省金融机构共受理处理投诉3777笔,办结率达99.18%。
●省消协:围绕商品服务监督,构建社会维权体系;多元化化解消费纠纷,提高消费投诉处置效率;聚焦投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效能……2022年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19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6万元。受理加倍赔偿案件17件,加倍赔偿金额2.3万元。
●省商务厅:加大商贸维权工作力度,做好重要时段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大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深入两市六州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检查,指导基层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备案管理,督促企业主动备案,如实填报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适度购卡。同时,着力加强成品油市场综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