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一系列的民生小切口,将带来我市民生大变化。3月9日,记者从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我市将围绕完善综合救助格局、促进托老护幼高质量发展、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效能等方面列出多项高质量发展“民生任务单”,通过切实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开创西宁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2023年,我市将在强化基本民生保障上兜牢底线,完善综合救助格局,在总结“物质+服务”服务类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救助+养老+慈善+儿童福利”融合发展,实现政策救助落实、服务救助跟进“双轮驱动”的救助新模式;在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上提质增效,促进托老护幼高质量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勇争先”工作,精准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养老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上精准施策,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实施“五社联动”为抓手,健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在提升基本社会服务上凝心聚力,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效能,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工作,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试点由点向面发展;在拓展慈善和志愿服务上精准发力,壮大慈善社工事业,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扶持激励,通过“五社联动”,“社工+志愿者”打造“1+N服务模式”,加强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本土化社工人才,扶持社工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发展;在加快数字智慧引领上精准高效,推动“智慧民政”建设,加快推进民政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联通专外网络,打通民政机关内部各业务系统,对接各级政府数据中心和服务平台,实时共享各类数据,以信息化连接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民政“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在夯实干部作风能力上多措并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抓好重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