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3月10日
玉树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组合拳” 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生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自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来,玉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主动创新作为,擦亮振兴底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铺就百姓小康“幸福路”。

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村庄美化……在生态振兴方面,玉树州以生态宜居为基础,全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0%以上。实施3个美丽城镇和15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落实国省道改建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脱贫地区电网改造升级目标全面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在产业振兴方面,玉树州依托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突出发展玉树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对非贫困村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园区+企业+脱贫户”“基地+合作社+脱贫户”等多种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带动脱贫户增收成效。与北京对口支援相结合,打造出了月月出栏、走北京高端市场,构建“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全产业链条。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文化振兴方面,玉树州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推崇乡贤能手引领移风易俗,使优秀传统文化显现张力、更具活力。挖掘和创新“玉树歌舞之乡”文化元素,实施文化人才“暖心工程”。发掘通天河流域古文化、讲好唐蕃古道民族团结文化、弘扬灾后重建感恩文化、做优玉树好人文化,不断厚植玉树文化底蕴。深化“文明七进”活动,培育和引导公民提升文明素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