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徐徐升空,火烧沟绿化带的视频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监视器上,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这台无人机不仅能代替人工巡护,而且具有喊话、拍照、热成像等功能,大大提升了防火工作智慧化效能。近年来,我市按照人防、物防和技防一体化管控体系建设要求,全力打造智慧化森林防火体系,通过建立市、区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平台,广泛使用智慧监控点、无人机监测等“天眼”巡护,压实网格化监管责任,提升智慧化运用水平,做到火情火险及时发现、精准定位、及时处置,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效率。
“随着当前森林火情进入高发期,指挥中心通过图像监控系统时时调取各区域的视频画面,并建立好台账、做好值班值守工作。截至目前,指挥中心与市应急、林草、森林公安等各部门协同处理报警信息1.1万件,积极发挥了‘智慧大脑’协同调度指挥作用。”市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副主任杜震说。据了解,当前指挥中心已建立市森林重点火险区图像监控系统,并接入了109处视频监控点,实时对南北山、西山林场等重点防火区域开展视频巡查。
同时,各县区在筑牢火情监控技术支撑方面也采取了诸多创新手段。日前,记者跟随城西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工作人员来到火东村森林防火区,与无人机“护林员”一同巡查护林。来到山顶平台,只见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起一台无人机,将巡查范围定位到火烧沟林区,随着无人机传送的视频画面,工作人员发现有无关车辆进入林区,通过喊话功能,工作人员与市民对话:“现在是森林防火期,无关车辆请迅速离开林区……”
城西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城西区购置了7台无人机参与森林防火、防汛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无人机一定程度上代替护林员“走进”高山、林区,沿途巡查防火隐患点,实现了森防工作无死角。此外,该区立足各森林火情视频监控点位,搭建与区级城市运行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汇总大数据,实时掌握具体责任人巡查巡护时间、完成情况等,确保森林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截至目前,城西区3年内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