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好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之举,积极创建“市场主体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双满意”品牌,对标对表先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增便利、提效率,聚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营商环境。
近日,由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西宁市2022年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佳”典型案例正式揭晓。即日起,本报特开设《转作风提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展现我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践中的工作成效和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彰显各县区(园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带动全市上下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记者 张弘靓)
“这场‘甘霖’来得太及时了。”
“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和纾困解难,党委政府花了心思、想了办法,精准为企业发展助力。”
“党委政府转作风不是一句空话,各部门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资金等办法,帮企业走出了困境。”
为切实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甘霖工程”应运而生。翻开城西区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全面总结了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其中,城西区紧抓全市普惠金融试点契机,创新推出的“甘霖工程”,不仅带动带活了企业发展,而且激活了金融内生动力,在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上走在前、作表率。“甘霖工程”,也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市领导的肯定。
自“甘霖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先后入驻“甘霖”融资平台的银行、小贷、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达30余家,上线普惠金融产品219种,城西区财政部门融资扫街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4801户,建立信用档案1616份,摸排信贷需求1838笔,实际放贷融资业务1037笔,授信金额9.81亿元,一汩汩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让城西区经济发展“血脉畅通”,推动了辖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有效缓解了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影响,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影响,我们联合了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紧抓西宁市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和财政金融联动两个机遇,试点开展精准金融服务‘甘霖工程’,构建‘货币政策+地方财政+基层社区+金融主办行’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城西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准滴灌!这是“甘霖工程”实施中的一个关键词。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城西区以暖商户、暖企业、暖市场、暖人心为出发点,创新探索服务机制,开辟央地合作新路径,研究制定了《关于央地合作“甘霖工程”实施方案》,并迅速成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财政、税务、市监、镇办等部门及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5个工作专班,努力形成大抓招商、大抓服务、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上下“一条心”、搞活“一战略”,破困局解难题。
“前期,我们组织了多场专题座谈会,上街走访了大量商家,收集了企业、商户们的困难和诉求,形成一份份有效的报告,为后期精准对接推动工作奠定了基础。”区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央有部署、省市有要求、百姓有需求、西区有行动。过去一年里,城西区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增强金融共性能力,想方设法,用财政的小资金撬动金融大资源,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引来一汩汩金融活水,为企业纾困解难。
金融“及时雨”来了
财政工作,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稳住人心、稳住就业、稳住经济,十分关键。
在《西宁市城西区“甘霖工程”服务指南》中,记者看到,“甘霖工程”是依托“青信融”平台建设,以信用信息为支撑,向符合授信条件的守信主体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有贴息、有风险补偿”的纯信用金融服务工程。
为调动金融机构服务积极性、管控好区域金融风险,城西区政府为“甘霖工程”配套投入8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金和贴息专项资金;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对城西区地方法人银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给予配套再贷款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形成信贷9.81亿元。
其中,西城喜悦海鲜城获得了500万元的信贷支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企业副总经理坚平安说得最多的词就是“感谢”。去年,受疫情影响该餐饮公司出现了资金缺口,当各合伙人束手无策时,城西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为他们详细讲解了“甘霖工程”帮扶政策。在随后的一场签约仪式上,该企业与农商行签订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这笔信用贷款不仅利率低,而且申报流程简化,很快500万元就到达了公司账户,弥补了企业房租、员工工资等大缺口。”坚平安说。
“央地合作、政银携手、银企对接”是“甘霖工程”的运行路径。在具体实施工程中,城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多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分包分片对接银行和企业,为企业制定普惠金融产品方案、建立信用档案等,旨在把最优服务、最低利率、最大保障的财政金融服务送到企业手中。
由于做法体现代表性、创新性和可借鉴性,城西区“甘霖工程”入选2022年西宁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佳”典型案例,为西宁市创建“双满意”品牌、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