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西宁市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西宁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牵头抓总、协调联动的职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通过“三调联动”机制办结人民法院委托案件242件、公安机关委托案件77件、信访部门委托案件21件,其他部门委托案件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3%以上。
市“一站式”矛调中心在加强对全市矛盾纠纷协调指导的基础上,主动担当,关口前移,牵头做好与法院、检察、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工作协调,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民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依法、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做到源头预防控增量、多元化解减存量,将各类社会风险防范化解在市域,确保重大矛盾风险不上行、不外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搭建合作平台,夯实对接基础,是确保“诉调对接”实施的关键。为此,在市和五区两县人民法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室,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和审判机关各自优势,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为整合人民调解组织和公安机关资源,推进治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及时妥善地将治安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全市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各自辖区公安派出所积极沟通衔接,构建起“治安+调解”的“警调对接联合体”,通过委托调解、联合调解等方式积极化解轻微治安案件、人身损害赔偿等适宜“警调对接”解决的矛盾纠纷,解放了一线警力,形成了“多点联动,释放警力,强化管控,便民利民,助推和谐”的良性循环链条,使大量非警务类纠纷从基层派出所工作中剥离,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也标志着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西宁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