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3年3月30日
海峡两岸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英九:两岸要“和平奋斗、振兴中华”
这是在中山陵祭堂,马英九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环。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月27日下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团抵达上海,并赴南京。中共中央台办、上海市委有关负责人到机场迎接。据了解,马英九此次来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将到访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

“的确是久了一点,但我很高兴能去”

这也是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首次登陆。马英九出发前在台湾桃园机场发表简短谈话。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到大陆访问,“事实上在我37岁时,在政府里就负责处理两岸事务,我今年73岁,等了36年才有机会到大陆访问,的确是久了一点,但我很高兴能去”。马英九强调,除了祭祖外,此行也带了台湾大学生去大陆交流,希望通过年轻人的热情、互动,改善两岸目前氛围,让和平能够更快更早地到来,“很高兴能够进行这次访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马英九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著名的成语“马革裹尸”就是来自于他。马英九本人曾表示,马援马姓的源头是战国名将赵奢。赵奢因作战勇敢,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当时的族人觉得荣幸而改姓马。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基于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传统,应该让马英九去祭祖尽孝道。

绿营只会酸言酸语

不过,连日来绿营一直酸言酸语,台湾陆委会还声称,希望马英九谨守“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相关法令规范,充分反映台湾民意。中时电子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马英九去祭祖扫墓,要他反映台湾民意给谁听?马氏的列祖列宗?”文章联想到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赖恩前不久公开扬言不惜摧毁台湾先进的半导体产业,结果居然被蔡英文颁授勋章,“祭祖扫墓,和平交流,有罪;主张摧毁台积电,得勋章”。

台湾海基会首任秘书长陈长文3月25日撰文称,马英九在疫情方歇、两岸兵凶战危、中美对峙毫无缓解之下,不畏“抹红”与卖台的攻讦,决定到大陆祭祖并与青年交流,其所传递的信息既具勇气,且富睿智。“中广”董事长赵少康27日表示,马英九踏上大陆,除了祭祖及青年交流外,更重要的意义是传达台湾愿意跟大陆交流、对话,希望增进彼此了解,缓解两岸紧张情势。他直言,此行凸显蔡英文当局在两岸政策上的无能与封闭,除了谩骂与指责外,拿不出任何办法,而国民党必须愿意负责且能够承担,不能逃避。赵少康表示,善意是必须累积的,希望这次马英九登陆是个好的开始。《联合报》的社论也认为,马英九带着家人回湖南湘潭白石镇老家祭祖,凸显两岸血缘及情感脐带,具有良好的融冰效果。

台77%民众“乐观其成”

“祭祖有那么严重吗”,《中国时报》评论称,马英九执政8年,两岸交流频繁都卖不了台,如今他卸任超过6年,已是一介七旬老人,即使想卖台也没本事,祭个祖有那么严重吗?文章称,绿营政治人物返乡祭祖者比比皆是。曾任台“行政院长”的驻日代表谢长廷11年前到厦门东山岛谢氏宗祠祭祖,即使当时民进党内对他访陆祭祖有杂音,但他受到谢氏宗亲热情欢迎,一度激动落泪。马英九眼看73岁,如今上了年纪思乡寻根,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值此两岸关系冰冻之际,各界应乐观其成”。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益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两岸对祭祖都一样重视,在台湾,本省人、外省人也没有明显差异。日前,中时电子报针对马英九登陆祭祖进行的网络民调显示,有77%的受访民众表示“乐观其成”。参与投票的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为两岸和平发展,值得赞扬”“祭祖本来就应该的!孝道也是一种美德!要赞叹!”还有人说,“祭祖是对祖先之祭拜很正常,不要再搞政治化,如再搞政治化真是太可恶了”。

《联合报》直言,去年年底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主因之一就是蔡当局的“主战”不得民心,因而遭期待两岸和平的民众否定。这份最新网络民调显示,民进党惯用的贴“卖台”标签等伎俩已经过时。

两岸要“和平奋斗、振兴中华”

3月28日上午9时许,马英九一行抵达中山陵博爱广场,一路拾级而上,进入祭堂。面对孙中山先生石刻坐像,马英九一行静默肃立。司仪宣布祭祀典礼开始,马英九向坐像敬献花环。

随后,司仪宣读祭文。祭文歌颂了孙中山先生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并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祭文宣读后,马英九一行集体默哀一分钟。随后,马英九与随行主要成员进入墓室,凭吊孙中山先生棺椁。在祭堂耳房,马英九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以志纪念。

参观孙中山纪念馆后,马英九接受媒体联访。他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深盼两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致力振兴中华,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他同时希望台湾青年深入了解中山先生生平和两岸关系,认清两岸一定要和平奋斗才能振兴中华。马英九还说,这次来大陆,看到大陆朋友非常热情,民众非常欢迎,回去后会把这份好意转达给台湾民众。

台湾中视记者严珮瑜3月2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马英九行前已表示这次主要是到老家走一走,毕竟70多岁还没有回乡祭过祖,此次寻根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带了30个学生,希望可以看到两岸和平快点到来,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的当下,“马英九亲自带队进行青年交流,是他为促进两岸交流做出的实质行动”。严珮瑜认为,马英九登陆祭祖之旅至少能让现在有些风雨飘摇的两岸关系产生一些正面的向心力,尤其是能把希望的种子扎根在年轻人心中。

马英九登陆之旅,在岛内也引发正面效应。台湾政治大学兼任教授汤绍成3月28日表示,值此中美角力与两岸关系紧绷之际,马英九的大陆行确实可对三方关系的缓和作出贡献。在3年疫情阻隔之后,此行也对两岸的各种交流产生推波助澜的效果。针对绿营人士批评大陆此次以“马先生”称呼马英九的做法是贬低其身份,汤绍成直言,绿营说法明显是“两国论”的举措,反而抹杀了马英九此次登陆的和平心意。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黄惠华称,岛内民众希望两岸能够和平相处,不要针锋相对,因此马英九这次寻根之旅,可以说是争取民众对于国民党比民进党更能维护两岸和平的认同。与此同时,“寻根之旅”顾名思义是寻找家庭源头,这种能量必须要传给下一代,未来才有希望。他认为,这次马英九让两岸青年了解到一个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祖先,“寻根之旅也代表两岸的根不断”,寻找出两岸共同记忆,找到共同话题,或许可以借此化解两岸紧张的关系,“用爱与温馨的氛围,化解兵戎刀戈相见之戾气,为两岸开创新交流文化”。

台湾中天电视发起网络投票,截至3月28日下午3时,总计有超过5万人参与。针对“你支持马英九登陆和平交流吗”的题目,有高达88%的受访民众表示“支持”。不少岛内网民称,“非常支持,希望能缓和台湾的紧张情势”,“对两岸和平有益的事,当然全力支持”。据《环球时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