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3年4月3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西区:
助企“面对面” 纾困“零距离”

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稳住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主体,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城西区做了哪些工作?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辖区企业看到,“甘霖工程”已成为部分企业破解融资难的有效路径;“联络员”机制让企业精准找到对接的“服务员”;部门与企业“面对面”解决困难已成常态;地区、部门联合旨在为企业打通发展瓶颈……“让城西区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奔着这个目标,城西区正在发力。

今年以来,城西区通过访企情、纾企困、答企盼,着力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稳步推进助企暖企各项工作。该区突出“实”字作用,印发《城西区抢抓机遇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起“党委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工作小组+联络员”的助企服务机制,制定《城西区助企暖企工作选派人员管理办法(试行)》,随时掌握助企联络员表现,提升企业满意度。全面梳理在库规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及其他帮扶市场主体,累计绑定企业1969家,完成打卡710人次,人企对接率100% 。同时,建立“一对一”“点对点”沟通渠道,分领域归口协调对接落实助企政策和强化工作督导。目前,城西区21名区级领导“挂帅包联”辖区21家重点企业,299名区级助企联络员和24名单位管理员,通过“七问”入企走访对接,全面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

重点在“解”字上发力,该区建立“提前一步”提升主动沟通服务能力、“靠前一步”形成双向沟通交流闭环、“推进一步”搭建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三个一步”沟通常态化机制,设立城西区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解答企业政策诉求,提升政策落实精准性、可操作性。组织全区助企管理员参加省市区“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培训,培训人员300余人次,不断提升助企联络员的工作水平。健全机制解困。完善问题分拨机制,成立区级问题分拨中心,利用“青海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工作信息化平台,制定“问题分拨处理单”和“问题处理回复单”“两清单”,明确问题受理单位,规范分拨流程,及时做好问题收集、分类梳理、跟踪落实。截至3月24日,完成问题办理事项34件,办结率达25.4%,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同时,创新工作格局,搭建“大联合”模式,通过设立200万元促消费专项资金,用于发放促消费券和奖励企业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升级。启动2023年城西区促消费活动,利用云闪付线上平台发放电子促消费券四期70万元,累计带动消费300万元;以“就业援助月”为契机,城西区联合大通、湟源就业部门举办分行业、分领域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3场,累计参加企业433家,提供岗位1961个;与辖区各大银行召开“金融赋能·共促高质量发展——2023年‘甘霖工程’助企纾困精准对接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训会,实现了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切实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