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9 2023年4月3日
海东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东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7.24%

本报讯(特约记者 胡生敏 通讯员 黄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海东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全市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据第三方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群众对海东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7.24%,较上年度有明显提升。

海东市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列入推进“五个新海东”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严”字当头、“安”字兜底、“好”字见效,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有序推动工作落细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食品安全工作,市、县区两级均将创建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及市委巡查、督查内容,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评议工作,有效推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决策部署的落实。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着力点,将食品安全纳入乡镇、街道、村综合“网格化”管理,选聘、调整村级食品信息员1713名,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网格化长效监管体系,使食品安全的工作“触角”延伸至“末梢神经”。期间,围绕“一老一少”弱势群体,开展“保健品”“散装奶”等专项行动17项,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80起。在全省率先对158家食品生产企业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高了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海东市将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实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规模、业态等开展了全覆盖摸底调查,确定全市2378名干部包保15394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并逐级建立了台账清单,落实了包保责任。

为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工作底线,海东市真抓严管,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防治、社会共治、科技项目工作水平,有效保障了全市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