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赵娜)近日,记者从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海东市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4月开复工建设。
海东市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布局中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8809万元。实施地点为海东市两区四县,项目建设期限为2022年至2025年。项目的建设内容为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及草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估算投资7723万元,包括封山育林1178.6公顷、人造乔木林820公顷、人造灌木林802.2公顷、退化林修复6110.2公顷;草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估算投资1086万元,包括人工种草779.9公顷、草原改良3000公顷、草原围栏150890米。由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五个县区林草部门实施。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4月开复工建设。
该项目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旨在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保育、补播改良等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提升林草质量,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和固碳能力,改善黄湟谷地、化隆——循化盆地水土流失状况,全面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在人工林退化风险较高区域,以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修复为主,通过实施高密度人工林合理疏伐、乡土植物补种等措施,加快单一、高耗水人工林的结构改善和功能提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