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20 2023年4月24日
法治时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示“色狼”完整姓名引争议

近日,有网友从浙江政务服务网站上发现了由杭州市公安局公开的一批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在这一类信息中,大量猥亵女性或侵犯他人隐私违法者的罚款或处罚拘留决定被公布,多数违法行为发生在地铁或公交等公共场所。此事在网上发布后引发讨论,被网友称为公示“色狼”。

杭州公布“色狼”大名

记者在政务网站搜索发现,截至发稿,今年杭州市公安局共公开21条行政处罚结果,其中16条涉及在地铁站范围内猥亵或侵犯他人隐私情况,包括以手触碰他人身体、以下体顶撞贴蹭他人、手淫、向他人身体撒尿等猥亵案,以及在楼梯或扶梯上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部位的侵犯隐私案。

其中,猥亵案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处罚结果中还写道,“在公共场所猥亵他人,属严重情节”;侵犯隐私案涉及该法律第四十二(六)条,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罚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16条处罚结果中,被拘留时间最长的被处罚人为3天内2次在公共场所猥亵他人被抓,发现6个月内有前科后行政处罚合并执行,拘留20日。

4月19日下午,记者致电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地铁打狼”相关情况并不属于专项行动,是日常开展的工作内容。据报道,2021年4月到5月,杭州市地铁公安破获11起侵犯他人隐私和猥亵他人案件,拘留6人;2022年4月到7月,杭州地铁公安破获侵犯他人隐私、猥亵他人案件9起,抓获违法嫌疑人9名,其中行政拘留3人、罚款4人。杭州市地铁公安也曾表示,监控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会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坚决“打狼”。

记者注意到,此类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中,被处罚人一栏均为完整姓名。对于姓名处理方式的相关考虑,截至发稿前暂未得到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回复。

公开全名引争议

杭州的做法,让许多网友为之拍手叫好。

一项56万人参与的投票登上了热搜第一,对于“你认为杭州公布色狼完整姓名合适吗”的问题,97%的投票者选择了“合适,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3%的人选择了“不合适,被惩罚人的合理权益也要保障”。

在媒体发布的投票中,大多数人认为“建议推广”,只有少部分人担心这样的做法可能侵犯隐私、“误伤”无辜的同名群众。

有媒体评论称,在性骚扰案件中,唯一应该感到羞耻的是违法者,而不是受害者。只有鼓励女性将自己的遭遇说出来,及时报警使违法者得到法律追究,才能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公开“咸猪手”姓名,其深远意义就是创造健康的氛围,让无力者有力,让正义不再迟到。

至于网友对于“误伤同名人”的担心,有人提出,有关部门也要考虑,是否可以在公布名字的同时,采取公布部分身份号码等手段,避免伤及无辜。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公开全名“想法是好的,但做法用力过猛”。

他们认为,这种公开是有限制的。根据《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向社会公开法律文书,应当对文书中载明的自然人姓名做隐名处理,保留姓氏,名字以“某”代替。也就是说,只能公布姓氏,不能公布名字,因此杭州的做法并不妥当。

还有人认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法律规定的限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也就是说,姓名这种个人隐私是不能被公开的。

律师说法

有法可依 可起到警示作用

且并不涉嫌侵犯隐私权

公开被处罚人姓名,是否可能涉及侵犯公民隐私权?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记者,“在本次事件中,政府网站公示行政处罚结果是为了以儆效尤,如果完全隐藏行为人的身份信息,则无法起到警示作用,不能达到震慑效果,而公示信息过多则会侵犯行为人的隐私权。因此,政府网站公开的处理结果只是公示了被处罚人的姓名,没有其他的身份信息,这样的做法将处理他人隐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涉嫌侵犯隐私权。”

“另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也明确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政府网站上仅公布被处罚人名字,既未侵犯其隐私权,也能够保障一般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做法,未超过必要限度。”付建称。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也向记者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同时,根据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他解释:“也就是说,政府信息涉及到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原则上不进行公开,但是对社会公共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情况除外。”

“本事件中,政府公开被处罚‘色狼’的个人信息,可以安抚人心,警示类似行径人员,预防违法行为。政府公开被处罚‘色狼’的个人信息是必要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应当公开,且并不会对‘色狼’的个人隐私构成侵权。”赵良善说。

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