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2022年,我省切实履行责任人职责,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8个市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3年以来,我省全方位多渠道推动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有关工作部署落地见效。”5月5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就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2023年以来助企暖企促进行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用最严格最严密的法治守护青海生态,2022年,我省配合完成《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制定我省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94家重点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对警示及不良企业进行约谈。“青海湖水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全力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全覆盖完成省级生态保护例行督察,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金矿“洗洞”排查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查处违法企业396家,行政处罚138起。
2023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目标,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采取进企帮扶、集中会诊、夯实环评保障等五项措施,深入落实“七问”“七项机制”要求,全方位多渠道推动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有关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制定印发《助企暖企生态环境服务工作方案》,从助企纾困解难、惠企政策落实、强化要素保障等5个方面部署开展助企暖企行动。选派52名助企联络员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政策诉求意见。主动进位服务,切实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支持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常态化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分类管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环境违法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减轻或免受处罚,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推进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赢。”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