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3年5月14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防范灾害风险 有备才能无患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遇到地震时,第一时间要怎么做?碰到雷电天气,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我们怎么顺利逃生?

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当日,我省在西宁市湟中区集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和防灾减灾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通过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水平,为保障新发展格局,护航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我市各县区开展了地域性特色宣传活动,创新推出宣传“八进”活动。大通县第八中学邀请青海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举办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并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湟源县在大黑沟景区向当地村民及游客普及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危害和旅游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办法及措施,增强游客防灾和安全意识;在青海华晟铁合金冶炼有限公司,湟源县应急局工作人员为企业员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思维发挥积极作用;城中区在二机社区向广大群众科普自然灾害的形成、预防措施、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城西区在天桥中心工地向工地人员讲解工程建设如何避免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增强工地农民工防灾和安全生产意识;城北区在北川万达广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暴雨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处置能力,市气象局组织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开展“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切实提升部门间应急处置协同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外,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为2022年创建的13所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举行授牌仪式。截至目前,已有29所学校获评,其中1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