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3年5月22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发布预付式消费提示

本报讯(记者 小蕊)办卡后承诺不兑现;卡里的钱没用完想退退不出来;商家易主,之前办的卡无法消费……日前,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发布预付式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合理消费。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美容美发、娱乐健身、果蔬零售、餐饮服务等多种消费领域广泛使用,在为消费者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应充分了解商家相关信息,尽量选择实力规模大、连锁式的经营者,要充分综合考量所有情况后再进行预付式消费,也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软件核实经营者的经营信息,降低遇到商家跑路的风险。预付式消费一般预存的金额越多优惠力度越大,消费者往往轻易相信,冲动消费,尽量选择时限较短的月卡、季度卡,避免承担过大风险。对在短时间内大量发放预付卡、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时,要特别提高警惕。

此外,不少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只听信商家口头承诺并没有签订合同、服务协议或者没有注意到签署的合同中存在着霸王条款,购买充值后才发现商家隐瞒的限制性消费条款。导致在后续消费中可能会出现前期承诺不兑现、变相涨价、强制额外收费或搭配其他服务收费等情况。所以消费者应在办卡前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特别要关注商家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确认是否允许消费者中途退款等。

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要经常关注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发现门店经营萧条,不能正常提供服务,有“停业或失联”迹象的,应尽快消费卡内的余额和次数,或及时向经营者提出解除合同,协商退款,尽量减少损失。消费者不仅要保存好预付卡卡片,还要保存好订立的合同及办卡或充值发票,且在预付式付款时尽量以电子方式转账。在每次进行消费时,要核实消费记录、服务次数、账户余额等信息,并拍照截图留存记录。

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在消费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要注意保存好相关凭证及经营者基本信息等,并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处理。也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或关注“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进行消费纠纷咨询与投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