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3年5月24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样的敲门行动,您暖心了吗?

“李爷爷在家吗?”“张叔最近去哪里了?”“王阿姨家前天的事情解决了吗?”……自3月6日起,全市176个社区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红色马甲,带着工作证,穿楼入户,在各个居民楼里忙碌着,辖区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士、留守儿童、低保户……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硬是靠着“铁脚板”蹚出了一条暖心路,这就是西宁“社会救助建设年”民政为民暖心行动中的“敲门行动”。

“敲门行动”是啥?如何敲?怎么敲?敲谁的门?为了解决这些疑问,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市五区两县展开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了解到我市开展民政为民暖心行动的初衷,也在采访过程中,倾听到了许多关于“敲门行动”的温暖故事。

故事一:这是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很温暖

这是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是一名14岁的孩子,信里写道:“家人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帮我们想到了,家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帮我们做到了,让我和奶奶感受到了温暖。”

“那天是穆斯林传统的节日开斋节,因为过节,家家户户都很热闹,我们也准备了一些米面油等过节礼物给辖区的困难老人家送去,然后来到了丽康瑞居公租房小区李奶奶家,当我们敲开李奶奶家的门,大家眼眶都湿润了,家里冷冷清清的,只有老人和小孙子两个人,冷锅冷灶,什么吃的都没有,哪里还有一点过节的样子!”社区协理员马燕向记者讲述道,原来老人的儿子平时就对老人不管不顾,老人只能靠着微薄的低保金度日,平时还会去捡一些废纸箱和瓶子填补家用。不仅如此,儿子还将孙子也丢给了老人,独自抚养孙子,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了。为了解决这一老一小的生活问题,城东区民政局及时将老人的孙子也纳入低保,并且后期还将为老人提供其他生活救助,帮助这一老一小渡过难关。

“西宁市开展‘社会救助建设年’民政为民暖心行动,就是通过‘线下敲门’将关注重点对准有求助意愿,但申请能力不足,对申请流程不知晓的特殊困难群众,通过‘敲门行动’,让‘政策找人’成为常态,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

故事二:这是一场紧急救助的“敲门行动”,结局很温暖

“敲门行动有用吗?”让“天天敲门组”告诉你答案。

3月起,全市上下都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建设年”民政为民暖心行动。在大通县长宁镇新添堡村,村民张全林的经历让人唏嘘,年近50岁的他患有听力障碍,一直和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今年2月,家里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导致张全林双手背部和面部大面积烧伤,家中财产也全部损坏,这场意外让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困难,要治病要生活要修房……这一连串的问题差点压垮了这位70多岁的老人。为了帮助母子二人,县民政局首先为其申请了救急难的“临时救助”4万元。“敲门行动”开始后,村里的协理员第一时间来到张全林家,母子二人被纳入低保……如今,张全林在经过医院治疗后,已回家休养,家里房屋也在众人的帮助下被翻修一新。张全林的母亲每每谈及此事,都感动得泣不成声。她说,是党和政府救了他们母子二人的命。

“敲门行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敲门行动”敲的是群众的“心门”。

据了解,我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五个百分之百”主动发现模式,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全口径摸底排查,用最“笨”的方法做最暖心的事,用面对面的方式让最末梢的“神经”灵敏了起来。

故事三:这是一场雪中送炭的救助,过程很温暖

三年来,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刘师傅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卖了,亲戚朋友的钱也全借了个遍。刘师傅的妻子得了肺癌,是晚期。为了省下每一分钱,70多岁的刘师傅生活做到了“极简”,他去菜市场买一些便宜的菜或者别人掰下的菜叶来吃,家里的桌椅板凳也全是捡别人丢弃的……但是,孩子要上学,妻子要治病,省下来的钱对于高昂的医药费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敲门行动”中,协理员率先敲开了刘师傅家的门。今年4月,城中区民政局为刘师傅申请到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2286元。今年5月,又将刘师傅一家三口纳入低保,月领取救助金1925元。此外,区民政局还根据刘师傅的具体情况,为他提供其他方面的暖心救助。

如果没有这场“敲门行动”,这个困难的家庭该如何去渡过难关?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因灾遇困的群众、大病对象、遇急难流动人口……这些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着,自3月以来,‘敲门行动’已累计走访各类居民352967户900988人,符合条件已纳入城乡低保922户1625人、特困供养65户66人、临时救助5465人、低收入监测1029户1753人。”西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记者 王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