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瑜)5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省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通过全面落地执行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积极与外省建立跨省采购联盟和开展全省集采三种模式,持续扩大集采品种和覆盖范围,集中带量采购药品688种平均降价超过50%,医用耗材27种平均降价超过70%,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过30亿元。
价格大幅下降就医没有后顾之忧
通过集采,开始扭转我省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上涨趋势,如: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平均价格从108元/粒下降至18元/粒,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治疗糖尿病的甘精胰岛素从180元/支下降至70元/支,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老百姓常讲“人老腿先老”,关节耗材集采后,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套下降至7000元/套,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套下降至5000元/套;占脊柱手术量三分之一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价格从3.3万元/套下降至4500元/套,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价格从近4万元/套下降至5600元/套。患者经过医保报销,自付费用大幅下降,既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也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患者以低价用上高质量药品耗材
集采有效提升了一批高质量药品耗材的可及性,并逐步占据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主流,更多患者用上了价格低、质量高的药品耗材。如:药品集采后,阿卡波糖、替加环素、米卡芬净等众多原研药中选;关节集采后,强生、捷迈、史赛克等临床常用的产品均中选;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临床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而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出市场。
降价不降质药品耗材质量有保障
集采的药品耗材均有严格的质量入围标准,并强化中选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药监部门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将集采中选产品全部列入监管范围,开展全周期全覆盖式监督检查,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患者可以放心使用质优价廉的中选产品。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扩面提质,及时跟进新批次的国家集采和中成药、干扰素、短缺药以及神经外科耗材、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省际联盟采购,探索发起组织涉藏地区药品集中采购联盟,开展民族药联合采购,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促进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确保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