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土耳其将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在两周前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决胜局——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和反对党阵营“民族联盟”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
从2003年3月出任总理至今,埃尔多安已连续执政了20年,眼下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来自反对派阵营的冲击。关键时刻,首轮出局的右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奥安公开表示支持埃尔多安。获此加持的他,能如愿连任吗?
“造王者”出现?
土耳其在5月14日举行了总统和议会选举投票,现任总统埃尔多安等3名候选人角逐总统职位,24个政党和151位独立候选人争夺大国民议会600个议席。
首轮投票结果显示,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领导的“人民联盟”候选人埃尔多安的得票率为49.42%,反对派阵营“民族联盟”候选人、共和人民党党首克勒奇达尔奥卢得票率为44.95%,胜利党领导的右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奥安得票率仅为5.17%。
由于没有候选人首轮得票率过半,得票率排在前两位的埃尔多安和克勒奇达尔奥卢进入第二轮角逐,次轮投票定于5月28日举行。
5月19日,奥安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与埃尔多安会面,两人交谈了大约一个小时。22日,奥安在首都安卡拉举行记者会,宣布将在第二轮投票中支持埃尔多安。他表示,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相信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正确选择。他说,克勒奇达尔奥卢领导的“民族联盟”“未能让我相信未来”,而支持埃尔多安是基于“打击恐怖主义永不松懈”这一原则。
不过,作为胜利党领导的右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奥安这番表态并未获得胜利党的支持。该党主席厄兹达说,奥安的声明仅代表其个人,不代表胜利党的立场。而且,首轮投票过后,右翼政党联盟已经出现裂痕,其中的正义党已经公开宣布支持克勒奇达尔奥卢。
促使奥安决定支持埃尔多安的,还有土耳其议会选举的结果。三大政党联盟中,“人民联盟”获得大国民议会600个议席中的321席,“民族联盟”获得213席,“劳动与自由联盟”获得66席。
此前,外界曾预期“民族联盟”会有强势表现,但从总统和议会选举结果来看,这个由共和人民党等6个政党组成的反对派联盟的表现不及预期,特别是在议会选举中。反过来,“人民联盟”继续赢得议会过半席位,也成为埃尔多安选情的有力支撑。
奥安表示,他并不相信克勒奇达尔奥卢能够取得比肩埃尔多安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他认为,新当选的总统与主导大国民议会的力量应当处于相同阵营,这样更有利于土耳其的稳定。
当奥安宣布支持埃尔多安之后,他也被冠以“造王者”头衔,甚至外界猜测他与埃尔多安之间存在政治交易。不过,他对此予以否认。埃尔多安则对奥安的支持表示感谢:“奥安先生很清楚我们对打击恐怖主义……以及国家如何生存方面的态度。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没有做出丝毫让步。”克勒奇达尔奥卢则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指责奥安站在了“出卖这个美丽国家的人”那一边,他还邀请所有年轻人和800万首轮没有投票的公民在28日去投票。
经济才是关键
无论是2007年、2011年的议会选举,还是2014年、2018年举行的总统选举,埃尔多安赢得都比较顺利。但今年这次大选,他遭遇反对派阵营“民族联盟”及其候选人、共和人民党领导人克勒奇达尔奥卢的强劲冲击。
不过,反对派阵营的表现也不及外界预期,“民族联盟”在议会选举中所获席位距离正发党领导的“人民联盟”仍有不小差距,克勒奇达尔奥卢也没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反倒是得票率还落后埃尔多安几个百分点。
此次大选中,土耳其人最关心的莫过于经济。这个议题曾经是支撑埃尔多安连选连任的重要资本,如今则是危及他能否继续连任的暗礁。
埃尔多安上台时,土耳其刚经历了1999年和2001年两次经济危机,通胀率近40%,本币里拉兑美元大幅贬值,成为全球最不值钱的货币之一,银行利率一度高达1000%,但依然无法阻止大量资本外逃,土耳其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苛刻条件,获得110亿美元紧急援助。
埃尔多安不仅成功地将通胀率控制在个位数,还使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超过7%,他担任总理期间,土耳其的GDP从3100多亿美元增至9500多亿美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土耳其成为新兴经济体中的明星。这也是埃尔多安发起修宪、赢得全民公投、当选总统的基础。
然而,2018年以来,土耳其经济和金融危机不断。土耳其2018年GDP增长率2.6%,较前一年7.4%的增速出现“断崖式”放缓。受美国制裁等因素影响,从2018年初至8月中旬,里拉贬值幅度超过45%,那次汇率巨震引发土耳其经济危机。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令土耳其经济雪上加霜,里拉再度遭遇贬值危机,从2020年初到11月初,里拉贬值近30%,同时通胀率始终在两位数居高不下。受俄乌冲突加剧的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土耳其的通胀率在去年10月达到85.51%的高点。尽管之后开始回落,但今年4月通胀率仍超过40%。
无论是埃尔多安再度连任,还是克勒奇达尔奥卢笑到最后,如何化解严峻的经济困境,都是土耳其下一任总统无法回避、关乎其能否稳定执政的关键问题。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