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3年6月1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政红+人文绿”
实践育人新模式

西宁市园山回族学校是城东区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东有梨园相伴、南有园山相依,与“园山”校名契合。学校党支部根据校情,探索提出了以“绿色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特色,从“绿”的核心理念出发,挖掘“绿”的象征含义,将其与“幸福”的教育旨归结合,确立“绿色相伴,幸福相随”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活力奋进的绿色人文教育和大思政教育体系。

红色筑基绿色聚力

构建“大思政”格局

学校党支部打造和培育“党建红·特色亮·师生悦”园山党建行动,提炼确定了“红绿相融绘园山”党建品牌,其中红色代表党建,绿色则寓意生态教育,学校各项工作坚持绿色生态教育理念,以“绿色人文教育”为核心,确立了“绿色相伴,幸福相随”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活力奋进的绿色人文教育和大思政教育体系。

学校依托城东区“绿色教育”示范点建设,健全思政队伍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城东区“立人”宣讲团下校讲座等活动,努力建设出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依托“红绿相融绘园山”党建品牌建设,构建思政课程管理机制。围绕组织管理、课程建设等,形成党组织整体布局、思政课教师引领、思政教师协同、团员队员积极参与、“绿芽币”德育考核评价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三是依托学校思政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本领。根据校情,组建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混编式”思政教师团队,通过班主任月例会和思政教研组活动,提炼集纳将生态文明教育元素融入课程设计的思政课程范例,引领课程思政教学。

固本培元守正创新

升级“大思政”课堂

用好“红”的底色,打造“思政教育基地”。学校的生态教学厅是我省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研学基地,展厅占地面积约620平方米,由科普教学厅和实践厅组成。近半年来开展的各类主题研学活动中共接待参观者500余人次。今年建成了城东区校园节水基地,它和生态厅水资源展厅浑然一体,成为研学实践基地。

用好“活”的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保洁、护绿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绿色生态教育和思政教育;并在各类活动前期或在重要节点上对学生进行出行安全、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用好“多”的课程,打造“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一个跨学科绿色生态教育体系“小园劳模训练营”,开展高年级段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年级段种植养殖、低年级段生态保护活动。目前生态厅共种植有四季橘、菜豆树等共14种植物,养殖了鬃狮蜥蜴等5种小动物。让学生从生态厅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总结,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同时,丰富体育课程,加强学校排球队、手球队等的建设和培训。2021年学校被市体育局认定为冰壶布局学校后,组建了冰壶训练队4支,聘请专业教练开设冰壶社团课。通过多彩体育小课间的打造,做到一班一特色、一生有一技,打造出一套具有园山特色的“绿色体育”模式。五育并举,今年增设了堆绣、皮影戏、剪纸等非遗类社团课,创新构建生命与艺术课程体系。定期进行不同年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心理干预、特殊学生亲子研学、中考生解压活动和教育活动,力求达到育性、启智、强能、激励、健心、导行的目的。

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深化“大思政”功能

依据校园特点,建成行健园、毓秀园、润泽园三园形成教学区。而错落有致的花带、花园、草坪,营造着温馨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打造了校园“科普园”和“休闲园”两园环境文化,增加小径、凉亭等建筑,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绿色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绿色评价,筑拥党之心。在绿色生态教育方面,更是秉持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建立“绿芽币”银行、绿芽币绿色德育评价机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绿色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在校园中形成了“人人争当环保卫士,人人争做文明学生”的浓厚氛围。绿色评价机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绿色生态的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按时进行分批入队、入团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和熏陶。

项目模式,深挖绿之意。学校通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探究的课题研究,收获了一班一品、351绿色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绿色家长学校等项目和模式,促进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工程,升华绿之情。学校创建校园“绿色读书吧”等,每位读者自借自还,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诚信意识。按时开展“宁园杂谈”“师生共读”等主题活动,并带领学生走进省图书馆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丰富活动,增强绿之效。结合“德育月主题课程”活动,助推教育质量再提升:一是通过开展“绿色班级”“绿色小卫士”,打造和开发盆栽DIY等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依托梨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绿色实践能力和环保行动力。通过“园之声”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载体,宣传绿色生态文明知识,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坚定信念展望未来

确保“大思政”恒温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积极开展内涵丰富的绿色文化课堂等多元化的绿色生态教育,有效落实“大思政课”育人功能,推动绿色生态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生动结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筑牢学生思想根基,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及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与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绿色教育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