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石成砚)在一片雪山美景的映照下,玛沁县联合总社下属白藏羊高效养殖基地内一派繁忙,接羔保育的牧业生产旺季还未过去,成群的羊羔在现代化羊舍中来回走动,此起彼伏的“咩咩”声带来了生机活力。
早上7时,白藏羊高效养殖基地的饲养员久保和妻子起床洗漱后,便穿上无纺布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扫圈舍、增添饲草、给羊群饮水……一项项工作时常让久保一忙就忙到了天黑,顾不上准点吃饭。
今年64岁的久保是玛沁县大武乡人,曾是玛沁县国有牧场一名放牧工人,有着近40年的白藏羊养殖经验。传统放牧养羊的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基本都是牧羊人“跟着羊屁股转”,单单依靠水草丰沛的牧场就能养好白藏羊,久保最大的担心来源于草原上的狼群。
现如今,从传统靠天放牧转变为半舍饲,有了钢筋水泥的保护,不用担心狼害,夫妻俩觉得白藏羊养殖反倒需要操更多心,“白藏羊比以前更金贵了”成为两人共同的心声。
白藏羊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之一。长期以来,玛沁县一直留有白藏羊养殖传统。由于缺乏对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引入外来优良畜种改良,牲畜品种低下,单个畜种的肉、奶等畜产品产量下降。
2022年,玛沁县成立生态畜牧业县级联合总社,把目光瞄准了白藏羊这一本地产业,以“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扎实开展产业增效行动,持续优化品种质量、畜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大地方白藏羊的保护、开发,关键在于科技引领。为此,玛沁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组团式服务等作用。在专家建议下,白藏羊高效养殖基地为白藏羊供给了科学配方的饲草料。
从石槽里抓起一把饲草放在手中,玛沁县农牧局兽医站站长刘成录介绍称,其中混合了垂穗披碱草、燕麦草和中华早熟禾三种人工种植牧草。“自从去年12月更换饲草配方至今,去冬今春期间产羔400余只,繁活率较传统养殖有明显增加。”刘成录说。
在联合总社的牵头下,玛沁县将引导全县合作社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白藏羊产业的同时,带领更多牧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