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6月3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最大盐湖交出亮眼答卷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赴盐湖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至今回响在耳畔,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强调青海要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殷殷期许,重任在肩。

青海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制定了《青海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我们时刻牢记嘱托,勠力同心向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目标进发。”几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科技+资源+资本+市场”核心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生态优先,聚焦钾、锂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向高质量、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从增速奔向提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履铿锵。

(记者 小蕊)

▶ 钾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这里矿产丰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宝矿。

初夏的高原,阳光温暖和煦,察尔汗盐湖在阳光照射下,卤水中闪现的盐花晶莹剔透,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游弋湖中,一幅自然美景与工业生产交融的生动画面呈现在眼前。

在智能化车间,钾肥生产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只需动动手指点击鼠标,一条生产线就能生产六七千吨钾肥!”盐湖公司钾肥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技术的完善,生产过程实现了“细嚼慢咽”,氯化钾含量由不足90%提高到了98%。

“通过固液转化、老卤循环等技术,不仅提高了钾的提取率,而且把卤水中的伴生资源‘吃干榨净’,最后的尾卤又通过溶解转化工艺回到盐田,实现资源梯级开发。”盐湖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介绍,“创新,让钾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从一滴卤水出发,巧用盐、深循环,凭借科技创新推动盐湖资源梯级开发,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引领,青海盐湖工业走出了“稳定钾、扩大锂、突破镁、开发钠、开发稀散元素”综合循环利用产业之路。

▶ 提锂技术取得突破

你是否知道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锂电?你是否知道这些电池的原材料都来自于青海的盐湖?

浩瀚无垠的柴达木盆地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盐湖,盐湖提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要想开发盐湖锂资源,攻克盐湖提锂技术非常关键。察尔汗盐湖拥有全国居首的氯化锂储量,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工艺优化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集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技术耦合为一体的工业化示范装置,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相比矿石提锂,具有成本优势。未来,碳酸锂产量将持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从单一碳酸锂发展到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磷酸铁锂等多种产品,形成系列化、高质量、多样化产品体系。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7.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06%;氯化钾产量约580万吨;碳酸锂产量约3.1万吨。”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为抢抓市场机遇,盐湖股份加快在建4万吨锂盐项目进程,实现锂产能的迅速扩充,全力推进青海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 加速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强化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顶层设计,到2025年,实现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初期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形成钾系列产品、锂系列产品,带动轻金属新材料、锂电产业、光伏制造、装备制造等多个千亿元产业发展。

在加快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同时,全省盐湖产品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质量持续提升。据青海省商务厅统计,今年1月至4月,青海盐湖产品出口2.6亿元,同比增长513.2%。

牢记嘱托担使命,砥砺前行向未来!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担当起“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重大责任,以“稳定钾、扩大锂、突破镁、开发钠和稀散元素”产业路径,全力打造生态盐湖、创新盐湖、智慧盐湖、安全盐湖,助推产业“四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