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3年6月13日
海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卉大棚花又开

6月7日,艳阳高照,记者来到共和县龙羊峡镇克才村,在村里的花卉温室大棚里,牵牛花、金鱼草、鸡冠花、孔雀草等各种鲜花竞相绽放,鲜艳夺目。

大棚里,几位村民一边摆放花盆一边收拾肥料,显得十分熟练。聊天中记者得知,他们已经做花卉培育工作两年了。

村民王春梅说,自己喜欢花,而且还能从事这份工作,最主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农忙和挣钱两不耽误,可谓两全其美。

“按照现在的利润,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一年能干3个多月,算下来有10000元的收入,平时的家庭开支足够了。”王春梅笑着说。

克才村主要以种小麦为主,产业单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思路。

克才村海拔2600米,气候宜人。全村共有218户、734人,现有劳动力328人。农业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良好,生态环境优良,这些都是克才村后发优势、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思路,克才村利用耕地闲置这一优势,修建温室大棚,培育花卉小苗,发展村集体产业。

克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文祥介绍,花卉培育具有培育不受季节限制,市场供应需求高、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等特点,存在较高的增收潜力,最主要的是能为村民创收开辟新渠道。

马文祥说,去年因为疫情花卉市场不是很景气,今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将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媒体宣传克才村的花卉,力争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也希望有需求的单位和个人前来洽谈订购。

记者了解到,2023年,克才村积极争取共和县农牧局专项资金10万元,在原有温室大棚的基础上,又修建了11个大棚,目前正在培育花卉的大棚有5个。

近年来,克才村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民就业增收,让“大棚经济”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花卉产业发展的新渠道,把花卉大棚发展作为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为服务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锦上添花。”驻克才村第一书记包生杰说。

(特约记者 才让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