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同一时刻,在西宁市第七水厂,源源不断的水流正通过管道流淌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水是民生之本。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也从更安全向更优质转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西宁供水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要求,围绕人民群众新期盼,在实现“生态供水、安全供水、优质供水、智慧供水”上走在前作表率,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生动实践中。
护“源”为基
稳供放心水
饮用水水源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近年来,西宁供水集团推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及联动机制,履行水源地周边巡护职责。平衡生产与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合理开采和科学涵养并举,确保城市用水安全。同时,联系生产实际,实施技术更新,加强日常维护,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落实“节约型企业”建设要求。
走进西宁市目前最大的地表水厂——第七水厂,厂区内绿植郁郁葱葱,“水厂采用泥渣回流增效澄清及气水反冲洗过滤的给水处理工艺,设计最大供水能力是30万吨/天,水源取自黑泉水库,经水厂逐级净化处理后,由DN1400和DN1600的球墨铸铁管长距离输送至西宁市城市管网接管点。”第七水厂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水厂生产实践充分结合、有效实现生态供水,水厂在现有供水工艺基础上,持续技术创新和实践,改造、恢复、完善、优化原有废水回用系统、中水灌溉系统,自动喷淋系统(中水回用)中水灌溉系统实现雨水、生活污水的回用灌溉满足了水厂绿化灌溉用水,减少成品水月度用量200余立方米。切实在生产实践上积极探索出一条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供水之路,有效实现生态循环、绿色零排放的生态供水、绿色供水的发展目标。
主动作为
保障安全供水
在南川水厂一期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钢筋高耸伫立,机械挥动“臂膀”,工人们抢抓机遇紧张作业,用汗水奏响施工的快速旋律。作为西宁供水集团在新征程上构建供水新格局、打造制水新亮点的有力抓手之一,南川水厂一期建设项目从前期立项到落地建设,一直处于高标准、高效率的推进状态。
为缓解西宁市城南片区水资源缺水问题,近年来,西宁供水集团通过实施三级加压站及紧抓南川水厂一期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多措并举解决当地居民长期的供水保障问题,为西宁市南部片区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南川水厂一期建设项目日供水规模10万立方米,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气水反冲洗+臭氧活性炭+紫外消毒的组合处理工艺,将有效提升供水品质,保障城镇居民饮水安全。”西宁供水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确保水质安全达标,该公司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有序建设、合理调配、科学调度,提高管网安全运行能力;严格流程管控,严谨水质质量管理,确保水质安全达标;以供水领域“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为契机,主动梳理和解决供水建设、供水业务、供水服务等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升供水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持续加强内部管控,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促使生产、建设、经营及服务等各项工作协同、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完善“换、管、控”三合一的管网管理新机制,变“修修补补”为“更新改造”,变“日常巡检”为“排查治理”,变“经验判断”为“信息化管控”。全力保障安全供水。
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优质供水
在西宁市由供水集团统建统管新建的“二次供水”泵房,记者看到,环境干净整洁,非常智能。全套设备具有水质保障与改善、水质在线监测、高效节能等功能。通过控制柜可实时查看水压、水流、电流、电压等技术指标,控制中心可通过分析数据排查原因,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泵房的智慧安防系统可以实现门禁、照明、视频采集及报警系统联动,可以确保水质优良,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
打造坚强的供水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解决好城镇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西宁供水集团严格落实国家供水卫生标准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开展日检8项、周检8项、月检43项、年检97项的全方位检测。同时加强对供水生产指标及工艺运行参数的监测管控,通过在线实时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实现对水质全方位管控的覆盖。目前,西宁市供水生产调度平稳,源水水质优良,供水服务区域内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全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智慧供水 让供水越来越“聪明”
“西宁市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距离较远,自来水从水厂流到市区用户家中需要几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在不使用信息化设备监控的前提下,调度中心只能依靠经验判断设置出厂水量、水压,遇到城市管道压力过高或老旧管道破损漏水的情况,定位压力异常位置和漏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让居民用水体验受到严重影响。”而如今,在西宁供水集团的调度中心,可以看到,各种业务工作的指标都能清晰反映在系统里,并进行实时监控,让供水工作更加安全、智能、便捷。“这上面清晰展示出每一管道的线号、埋深、标高、管道类别、管径、建设年代等信息,相当于我们对地下看不到的供水管网进行了精细化的‘身份管理’,通过系统中生成毫米级城市供水管线分布图,帮助我们理清错综复杂的地下新旧供水管线,更好开展工作。”西宁供水集团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对着LED大屏介绍说。
图中所指,心中有数。借助供水生产智慧平台,西宁供水集团保障供水的各环节、各流程更加系统化。大屏幕上,数据不断地更新着。调度员紧盯屏幕,查看供水管网压力,随时调配供水需求。“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全国首个以流量、压力、噪音为监测手段的分区漏控管网预警系统的试点建设,发挥管网预警系统的探头触角作用,确保群众用水水压足、水量够。”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小小水龙头,一头系着民生,一头连着民心。今后,西宁供水集团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谱写新时代西宁供水事业发展新篇章。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国有企业保值增值、聚焦作风能力建设,不断筑牢城市安全发展的“底板”,提高供水服务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高质量供水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