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4 2023年6月16日
玉树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江之源,绿茵场绽放美丽“同心圆”

初夏时节,黄河源头。

晨曦之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的草原上,10岁的藏族男孩多杰然丁将牛粪和泥土混在一起,制成锥形圆盘,放在草场上练习过人拨扣,闪展腾挪轻快如小鹿一般。此刻的牧场,只有牛羊与他为伴,草原成为他一个人的足球场,一座海拔4500米的足球场。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职业球员,代表国家队踢世界杯。”多杰然丁说。2021年,多杰然丁凭借球场上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曲麻莱青训队,在2022年曲麻莱县小学足球联赛中,他在9场比赛中攻入27粒进球,最终获得组别冠军,同时也将赛事“金靴”收入囊中。

目前,总人口42.25万的玉树州登记注册的业余足球俱乐部超过40家,球员总数超过2000人。民间足球的蓬勃发展,使玉树的球场每逢节假日总是爆满,不分年龄大小,这里成为许多足球爱好者切磋球技、交友联络的重要场所。

在玉树,足球成了一种社会纽带,将校园、乡村、机关、寺院连接在一起;在玉树,足球场成了增进民族团结的天然场所,各族学生、干部、群众、僧人一起凝聚在足球场上,在相互协作中踢出友爱、和谐、团结。

执教雪域高原的“玉树足球先生”

“教练来了!”在曲麻莱县第一民族完全小学校园球场上,成林朋措望着球场上的小球员,仿佛看到年幼时的自己。成林朋措出生在曲麻莱县麻多乡,在18岁时入选了玉树州足球队——野牦牛队。2016年,他随队获得青海省运动会男子足球冠军,并获得“玉树足球先生”称号。同年,成林朋措放弃在西宁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返回家乡,成为一名基层体育老师。

“真羡慕现在孩子们的踢球环境,我小时候没有专业球场,更没有专业教练,每次踢球膝盖上磨得全是伤疤,现在球场条件好,孩子们也能接受更加规范的训练。”成林朋措说,越来越多的交流比赛让孩子们收获了友谊也增长了球技。

2023年5月,曲麻莱青训队小球员分为三组共18人,分赴四川绵阳、重庆、安徽合肥三个城市参加青少年足球比赛。其中,在重庆市举办的2023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节第22站U10组的比赛中,多杰然丁凭借4粒进球获评该组别最佳球员。

足球是民族团结最好的黏合剂

“好球!漂亮!”在玉树市的“绿荫殿堂”室内球场,桑尕一个精彩的变向把防守队员晃倒在地上,完成射门后的桑尕赶紧回身扶起倒在地上的格德才仁询问他是否受伤,见此一幕,场边观赛的队友却大笑起来,“你这个‘佛学院长’不行啊,当老师的还被学生晃倒了。”这句玩笑顿时引得哄堂大笑,笑声口哨声淹没了球场。

2021年,玉树州委统战部干部更庆巴松组建了“阿沃(藏语意为老哥)”业余足球俱乐部,吸引了寺院僧人、警察、个体商户等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足球爱好者,成员从最初的13人壮大至近60人,包括藏、汉、撒拉等不同民族,球场成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天然场所。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巧劲,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工作自然而然有形、有感、有效。”玉树州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才旦周说,玉树被誉为“歌舞之乡”,长期以来,玉树通过民族音乐传统舞蹈等非遗文化开展广泛交流,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通讯员 玉树州委宣传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