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谭奶奶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因年迈无法到残联办证窗口换领残疾证,眼看残疾证快到期了,这可急坏了谭奶奶。知道这一情况之后,大通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同评定专家一起来到谭奶奶家中为她办理了残疾证,解决了谭奶奶的烦心事。
为全面贯彻落实扶残助残惠残政策,进一步落实解决疑似残疾人行动不便、办证难、办证慢等问题,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近日,大通县残联工作人员前往极乐、塔尔、青山、桥头镇等12个乡镇,为残疾人提供上门办理残疾证和辅助器具需求筛查服务,将评残模式由“你过来”变为“我下去”,实现“零距离”服务。
据了解,评定现场,评定专家严格按照评残标准综合要求,详细询问残疾人情况,查看相关病历,认真查看残疾人残疾部位,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定,并准确评定等级,对他们在护理、饮食、安全等方面进行叮嘱,同时宣传国家对特殊群体“一件事一次办”的好政策。经过筛选和现场评定,共为14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评定了残疾等级。此次上门评定办证服务工作的开展,不但满足了行动不便残疾群众的办证需求,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扶残助残惠残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因出行不便无法办证的问题,对不能前往医院评定的特殊群体将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上门服务,打通对特殊群体‘一件事一次办’特殊服务,及时解决特殊群体办事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大通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