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6月25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欢迎您!
西宁欢迎您!今晚这里星光灿烂

今晚这里星光灿烂

这里,通川达海,联疆络藏,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

这里,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汇合,是通向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19℃,被誉为“世界凉爽城市”和“中国夏都”……

这里就是西宁!今晚8:30,青海西宁璀璨亮相——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五届西宁美食季活动启动仪式在唐道·637启幕。

今天的西宁,锚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目标,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抢抓机遇、奋跃而上,讲好河湟故事,发出西宁声音;

今天的西宁,树立“大旅游”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融入国家旅游精品环线和全省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

今天的西宁,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题,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每一位到达这里、停在这里、游在这里的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西宁欢迎您!

贴心为您服好务

“我们走的是甘青环线,西宁是首站,进入西宁后感觉无论是交通通行还是住宿都很方便,旅游设施很完善。”来自甘肃的龙先生说。越来越多的人将西宁选为甘青旅行的第一站,西宁深知自己责任之重,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题。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提级旅游旺季保障指挥部,厘清职责,压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引导、社会参与”的旅游旺季服务保障新格局。

●强化旅游服务综合治理。推出落地取车、异地还车、旅游车辆优先通行、违章快速处理等便民措施,打造“清凉西宁·友好交警”的良好形象。开展“最整洁客房、最干净厨房、最美旅游人”专项行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对“不合理低价游”“诱导欺诈消费”等旅游市场乱象的日常监管和常态化整治,充分发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作用,严厉打击个别导游违规兜售、强迫购物等干扰市场秩序的现象,积极营造安全和谐、诚信有序的文旅市场消费环境。

西宁欢迎您!

全力打造大旅游大后方

畅游青海,从西宁进,亦从西宁出。西宁,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后方,亦是中转站;是旅游枢纽城市,亦是旅游目的地。西宁市牢固树立青海旅游首站意识,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华联国际旅游城、西宁熊猫馆、博汇温泉、湟中云上群加露营地等文旅建设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推进国家旅游城市布局和旅游枢纽城市建设,打造覆盖全市的“1+7+N”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建成运营旅游集散中心7座、信息咨询中心17处、旅游公厕224座,优化外环内网的道路交通体系,提升机场、车站的交通通达度,新开通国内热点旅游城市航线9条,国内通航城市达77个,开行大美青海号、天路格桑花—相约港澳、畅游东北、梦圆西藏等旅游专列,通甘达川、进藏入疆枢纽辐射能力持续提升,集散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西宁欢迎您!全要素支撑提升保障能力

增强“大旅游、大产业”意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医、养”旅游全要素,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依托,对全市6700余家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安全分类定级,打造美食街区33条,创建绿色餐厅142家、“放心厨房”33家,推出非遗美食20项和“西宁十佳名优小吃”,打造城市美食IP。

●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冰雪旅游点10个,入选全国“2021年度中国冬游名城案例”。引进索菲特、万达文华、洲际等知名酒店品牌,连锁酒店、主题酒店、特色酒店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宾馆饭店达1760余家,床位15万余张。制定西宁河湟文化精品民宿指导标准,打造湟中群加黑峡生态农庄、云谷川印象小镇等旅游民宿14家,有效缓解了夏季旅游“一房难求、一床难求”问题。

●以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建设为契机,近年来,实施“畅通西宁”“绿色交通”建设工程,建成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凤凰山快速路等项目。投资73亿元实施畅通工程项目47个,推出国家级乡村精品线路2条,推出青甘大环线、唐蕃古道等精品自驾游线路4条;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5条,“四横十五纵”交通格局逐渐完善。

●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载体,投资30.5亿元实施大通东峡旅游度假区、北川河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105项,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推出国家级乡村精品线路2条。以延伸医学康养产业链为目标,立足中藏药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藏药特色产业,投资25亿元建成中华枸杞养生苑、藏医药文化博物院等项目,全市中藏药企业32户、批准文号414个,分别占全省的78%、83%,初步形成医学康养产业链。

西宁欢迎您!这些旅游产品有吸引力

综合西宁生态环境、地热温泉和民族医药等优势资源,持续加大特色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增强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力。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出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奖励办法》,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梳理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388万元用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8个、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97个,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微旅游线路15条。

持续推进自驾旅游。以发展自驾游为切入点,打造高原绿色生态游的自驾车旅游休整地和大本营,发起成立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并连续举办6届联盟年会,形成了拥有37个联盟城市,91处自驾车租赁服务网点,137余家自驾车俱乐部的产业合作共同体,累计接待自驾游团队近9000个,自驾车近700万台次,自驾游客1800万人次,引领全省自驾游快速发展。

西宁欢迎您!旅游“朋友圈”不断扩大

深化区域合作。牢牢把握自驾休闲旅游消费趋势,加强与省内各市州联动,建立游客相互输送、旅游产品相互推销、旅游线路相互连接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西宁旅游“朋友圈”。

打造节庆品牌。连续举办2届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4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6届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先后培育大通老爷山花儿会、湟中暖锅民俗节、湟源丹噶尔排灯节等特色活动品牌。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等国家战略,持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城市推介、互致贺信等交流,出席韩国第24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发展国际友城和友好关系城市40个,国际友城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丝路沿线城市开展宣传推介会16场。举办南京西宁文化旅游周活动,签约项目14项资金2.6亿元。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多渠道进行创新营销,开设“中国夏都·幸福西宁”推广话题和“西宁美好推荐官”话题,通过线上宣传,不断提高夏都西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