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6月26日
海东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118名绣娘喜领订单工资

本报讯(特约记者 海报)日前,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党委政府在新文明实践站举行第一次订单工资发放仪式,共计发放资金22490元,覆盖绣娘118人。

记者在当日工资发放现场看到,绣娘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芦花乡本康岭村绣娘李存梅用自己的青绣手艺赚到了800元。据芦花乡党委副书记介绍,这批订单是由乐都区工会和区商务局联合发起的消费扶贫活动,共制作车挂件3000个、颈椎枕200个,收益达7万余元。

近年来,芦花乡党委政府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青绣产业发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群众就业多渠道,走出了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为切实发挥产业作用,以文化传承保护与带领当地妇女增收致富为“双目标”,芦花乡探索出了“扶贫+青绣”产业模式,使200名妇女掌握了刺绣技艺,目前共征集绣娘优质刺绣作品400余件,收益达18.7万余元,绣娘收入平均每月增加1000元。同时,与乐都区中医院合作,共同开发香包、颈椎枕、腰垫等产品,真正实现用刺绣“绣出幸福”。

“自下订单以来,这是第一次发工资,我领了1790元,是最多的一次。”青绣车间负责人绣娘张仁欠什姐高兴地说。作为车间负责人,她平时除了教绣娘们刺绣技术,也会去别的地方学习观摩,回来之后给绣娘们做培训,让做出来的绣品样式更好看、种类更丰富。她告诉记者,绣品是以计件的方式计算报酬,绣娘们可以集中在车间刺绣,也可选择在家中自行完成绣品后交回成品,多劳多得。“能靠刺绣‘吃饭’很高兴!这次我领了180元,争取下次能领更高的工资。”年近六旬的孙月英说。

近年来,乐都区芦花乡党委政府通过多次举办“展巾帼风采·绣时代主题·助乡村振兴”和“浓情迎端午·巧手绣荷包·增收促振兴”等刺绣活动,积极发挥刺绣致富带头人领头雁的作用,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妇女就业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