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3年6月27日
海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全州发展注入不竭绿色活力

走过历史长河,海南州终不负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黄河流域三大重点生态圈”之名。

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8.3%提高到2021年的1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53.1%提高到57.1%;

全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3%,黄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Ⅰ类以上;

建成新型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984万千瓦,全国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青豫直流”建成运行,第二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已获批准;

全州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0.7亿元,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彰。

……

可以说,绿色是海南州可持续发展最靓丽的颜色,也是海南州可持续发展最倚重的资源。

2022年7月,国务院同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44.7万海南人民共同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开启了针对生态本底脆弱与生态保护战略需求矛盾突出、产业基础薄弱与民生持续改善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探索。

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

过去一年,海南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在海南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可持续发展乐章”,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绿色活力。

一年来,省级层面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州级层面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10个工作专班,印发了《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和相关制度文件,为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年来,会同省科技厅组织省州科技、编办、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人赴山西太原、云南临沧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为该州快速有效推进示范区建设起步、开头工作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尤其是2023年4月7日至8日,在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上,国家相关部委、全国各省市相关单位负责人、省内外20余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海南州高质量发展点题谋划,为科技支撑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谋划了未来。

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行动、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行动、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行动、生态文化旅游惠民行动。”这是省政府支持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涵盖了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经济活力、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海南州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走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各族群众的眼里多了“绿意”,心里多了份“暖意”,对党委政府多了“满意”。

进入“有看头”的关键时期,海南州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示范区各项工作。

——健全完善专责机构,精心组织筹备好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会和省州领导小组会议。

——围绕《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梳理储备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给予支持。

——全力做好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动加强与江苏和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提高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

——立足海南州区位、资源比较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生态文化旅游惠民、科技创新支撑五大行动。

“生态保护、改善民生”这条路海南州走了很久,以后还将走下去。相信,在探索如何解决生态本底脆弱与生态保护战略需求矛盾突出、产业基础薄弱与民生持续改善需求矛盾突出问题中,海南州终将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经验”“青海样板”“中国方案”。

(特约记者 才让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