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7月3日
海东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地沟村大棚里种出“黄金菇”

“你看,我这平菇棚里长出了黄金菇,明年计划达到上万菌棒的规模……”6月27日,在海东市民和县西沟乡麻地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大棚内,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看着菇架菌棒上鲜黄色的小蘑菇,内心的欣喜不言而喻。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菇架上黄金菇菌棒只有30多个。对此,宁智勇表示,目前平菇依旧是村里的主打特色产业,而黄金菇是从四川引进的菌种,因为从未种植过,因此不敢多种,先尝试种植了30多个菌棒。

令宁智勇高兴的是,今年试种的30多个黄金菇菌棒上均长出了黄金菇。宁智勇表示,有了今年的试种成功,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就有了底气。他初步计划与四川菌种提供企业建立种销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黄金菇种植。

黄金菇的学名叫金顶侧耳,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别名叫金顶蘑、榆黄蘑、黄金菇,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菌盖呈金黄色,表面光滑,呈漏斗形。黄金菇色泽金黄,艳丽美观,不仅外观犹如簇生的金黄色鲜花,也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历来有“真菌之花”的美称。

食用菌是麻地沟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主打特色产业,主要种植对技术要求、环境要求比较低的平菇,目前种植规模达6万多个菌棒,今年已产菇3万多公斤,收入10余万元。

麻地沟村的食用菌大棚里从未种过黄金菇。黄金菇的种植源自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随西沟乡党政考察学习的一次四川成都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麻地沟村虽然平菇种植上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但在推动食用菌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种植效益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宁智勇表示,随着种菇规模的逐渐扩大,他也感受到了差距和短板。为了缩短差距,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今年4月份,宁智勇随西沟乡党委政府派出的党政考察学习组到四川成都市考察学习食用菌产业,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

而就在此次学习途中,宁智勇敏锐地捕捉到了成都市一家食用菌企业所种植的金黄色小蘑菇。宁智勇好奇地咨询了解黄金菇种植技术要求、市场前景后,便从企业带回来一小罐黄金菇菌种,在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试种了30多个菌棒。

一段时间后,30多个试种菌棒上均长出了一簇簇金黄色的小蘑菇,这让他喜出望外,一个种植黄金菇的念头油然而生。宁智勇表示,他在成都市考察时了解到,黄金菇鲜菇市场价每斤17元左右,干品市场价每斤近50元,这样的市场价让他对种植黄金菇越发充满期待和信心,他打算明年在新建的玻璃联栋温室内专门种植黄金菇,初步计划将规模控制在2万个菌棒,所产菌菇主要“订单式”销往成都食用菌市场的合作企业,适量投放县内蔬菜市场。

(特约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