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祁树江 通讯员 黄喜程)近日,青海省检察机关首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海东市人民检察院选送的4个模型通过汇报展示、答辩提问、作品评审等环节,从全省参赛的57个法律监督模型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海东市检察机关荣获优秀组织奖。
赛前,海东市县区两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竞赛活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及时推广应用已建成并取得监督实效的模型,举办全市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练兵备战,组织参赛人员演练评鉴。全体检察干警精心配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力求模型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更强,讲解汇报的自然性、流畅性更佳,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悉,此次海东市检察机关获奖的4个参赛模型分别是乐都区人民检察院“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法律监督模型、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建设工程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妇女权益保护”检察监督及“黄河流域(民和段)环境综合治理”公益诉讼监督模型类案模型。涵盖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广泛,充分体现了运用大数据思维放大个案办理效果,解决实际检察监督工作中的难点、痛点的切实成效,让“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不断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竞赛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大数据技术在法律监督中的应用,也提升了检察干警运用大数据思维办理案件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数据赋能监督、数据驱动监督的检察监督新格局的形成。”海东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有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