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7月4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的调研故事

(上接A03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

这些话,让陈素梅打心眼儿里觉得“党心和民心是紧紧相连的”。

2003年9月18日的一幕,浙江浦江县村民蒋星剑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省委书记习近平将他在浙江下基层接待信访群众的第一站选在了浦江。浦江中学会议室里,蒋星剑第一个发言,反映省道浦江段拓宽改造问题。

“修路需要协调几个区县,当时浦江县财政又紧张,群众的要求一年年被搁置。习书记一边听我反映情况,一边摊开地图仔细察看,还请坐在一旁的省交通厅厅长提出解决方案,听完就当场拍了板:不仅要建,而且要建好。”蒋星剑说,“习书记的担当和亲和,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从浦江开始,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在浙江逐步推开。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大兴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2013年7月,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对高级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能不能接地气?要做到这一点,坚持调查研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2015年7月,在吉林同企业职工座谈时,总书记话语真挚:“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来调研就是希望大家开门见山、一吐为快,这有利于我们听真话、接地气。”

2021年3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总书记谆谆教诲:“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

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下,毛纳村的凉亭内,乡亲们正议农事。

“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加入其中,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

贵州遵义花茂村的小楼下,四川大凉山贫困户的火塘边,重庆石柱县华溪村的院子里……一个个调研座谈会开在乡野间,开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这是人民至上的深情。

行程万里、调查研究,这是躬身为民的风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