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57岁男子贝内特去年1月接受了一场世界瞩目的手术,成为全球首位接受猪心移植手术的患者。令人遗憾的是,他手术后只存活了60天。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最新一期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贝内特的死因报告,揭开了导致贝内特去世的三种可能原因。
◆ 失败原因
猪心含有两种病毒 多种原因叠加导致心力衰竭
6月29日,经过一年的研究,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关于本次手术的病例报告,给出了失败原因分析的最新结论,终于揭开了导致贝内特去世的三种可能。
《柳叶刀》的研究认为可能有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了患者的心力衰竭。报告中提到,首先,在手术前,研究人员曾试图采取各种方法来降低异体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然而,这种排斥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只是当时以心肌间质水肿和内皮损伤的形式表现,使得研究人员未能及时察觉。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心肌间质水肿和内皮损伤实际上都是排斥反应的表征。
其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贝内特曾接受两次高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第二次注射发生在手术后的第47天,但当时病情已经明显恶化。研究人员后来发现,IVIG与贝内特恶化的病情直接相关,他们注意到,虽然体外实验显示IVIG不会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结合,但在进入人体后,却出现了强烈的结合反应。
第三个原因是,研究人员发现供体猪心中潜伏着猪巨细胞病毒(PCMV)和猪玫瑰疹病毒(PRV)。在贝内特离世后,研究人员从他的器官检测到这两种病毒,而这两种病毒可以引发人体的炎症反应,这也被推测可能是贝内特的主要死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猪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可预防的感染。这意味着这项实验的失败可能是某些可以避免的错误导致,若接受无病毒的心脏异种移植可以持续存活更长时间。
◆ “猪心换人心”
猪心和人心大小接近 可通过基因改造减少排异反应
报道称,世界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中,贝内特使用的是一头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的心脏。这头猪进行了10次基因改造,5个基因已被灭活或禁用,包括那些可能导致人类排斥反应的基因以及让猪心脏继续生长的基因。此外,6种人类基因也被插入到供体猪的基因组中,旨在使猪的器官更适合人类免疫系统。
将动物器官移植到人类身上代替病变的人体器官,这种治疗方式叫做异种移植。为何选择猪心脏做异种移植呢?因为猪是人类食物之一,比起猴子或猿类,使用猪器官移植争议相对较少,且猪一胎的幼崽生产数量较高,怀孕周期也短,猪的器官与人类器官大小、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心脏和人类心脏大小接近。从物种起源的角度来说,猪和人类相差较远,人畜共患疾病较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将人的基因转移到猪的心脏中,减少排异反应。不过,猪和人的寿命并不相同,因此猪心脏的衰老速度可能将比人类更快。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