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湛蓝天空,白云朵朵,7月3日一组组各种姿态的西宁“蓝图”再次刷爆朋友圈。在西宁,抬头可见蓝天成为常态,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真切。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7%,优良天已完成16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5天。
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得益于全市上下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常抓不懈。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落实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以控制突出的大气污染环节、规范各行业环境管理、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健全大气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实施治理工作,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聚焦精准治污方面,狠抓扬尘污染治理,督促各地大气办开展“十个100%”专项检查,统筹各地市政服务中心对主次干道开展机械化湿扫和喷雾降尘,重点加强煤烟型防治,年内制定计划完成“煤改气”8000余户、低氮改造200蒸吨,从源头杜绝劣质煤兜售,严厉打击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在突出科技促防方面,充分运用网格化监管、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和“一市一策”精准管控服务团队,合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通过预测晴雨图、倒排余量表、分析污染天、挖掘改善质量等措施,用心用力增强老百姓看得见的“蓝天福祉”。在强化要素保障方面,坚持环境“零容忍”铁腕执法和柔性服务并重,积极开展排忧解难送政策上门服务,指导各地企业开展项目谋划、方案编制和集中入库,向各县区、园区管委会提供大气项目治理帮扶。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按照“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要求,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治污水平,用心讲好“蓝天故事”,蓄力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后方作出“大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