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主流媒体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团“进军”第二站,来到了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这里,新闻媒体记者感受到了“黄河彩篮”的魅力。
位于查汗都斯乡中庄村的“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近年来海东市党建引领下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更是海东乃至青海省的“菜篮子”。“黄河彩篮”产业基地的建设,开启了当地群众的多彩生活。驱车驶入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温室大棚分立田间,绵延不断,颇为壮观。该产业园占地近133.33公顷,有57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棚),2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配套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工厂化育苗系统以及保温、保鲜、防护等辅助工程。走进大棚内,放眼望去,一垄垄、一株株红绿相间的辣椒挂满枝头,硕果累累,甚是喜人。
“这是从甘肃省引进的陇椒,年产量一般在6000公斤左右,主要销往陕西省、西宁市等地。”产业园工作人员王平宾说。在另外的一个大棚内,无花果特有的奶香味扑鼻而来,在郁郁葱葱的枝叶掩映下,一颗颗或紫红或油绿的无花果挂满枝头。
“我们的无花果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像这个果实的成熟期一般为五个月。”正值正午时分,果农程继法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顺手将几颗成熟的果子摘了下来,动作十分娴熟。
据介绍,产业园年产辣椒、番茄、西葫芦、循化线椒、博洋9号甜瓜、麒麟西瓜、无花果等果蔬约4500吨。仅去年,产业园产值就达2000余万元,吸纳200余人实现了就近就地稳岗就业,年务工收入达500余万元,上缴盈利100余万元。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智慧化、品牌化正在悄然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在智慧农业推进过程中,产业园同样瞄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引进欧洲最先进的技术,以树莓为代表的绿色有机果品成为智慧农业的代表。在树莓大棚内,一人多高的树莓植株整齐有序,茂盛的绿叶下,颗颗色泽饱满的红树莓点缀其中,香气扑鼻。大棚里的树莓正迎来采摘期,果农正忙碌地进行着采摘和分拣。在乡村振兴的奋进路上,循化县传统产业逐渐转型,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蔬菜样板”建设,发挥“黄河彩篮”产业园效益,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农蔬产品基地,形成了以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互联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全省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示范推广的样板园,海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等殊荣。如今,依托“黄河彩篮”,循化县富民产业“齐上阵”,念好农民“致富经”,走好乡村振兴“致富路”,形成“村村发展有新路,户户小康奔头足”的新图景,结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助力村集体经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通讯员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