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春天,都会如期而至。每一届环湖赛,都会如约而来。
七月,在这片高天厚土最美的季节,环湖赛的滚滚车轮,将幻化成美轮美奂的桥梁,一头连起青海,一头连起世界,讲述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那骑行在蓝天白云下的队伍,就是写在青海大地上的一行行赞美诗。
第二十二届环湖赛于2023年7月8日在西宁市举行开幕式,7月9日至16日在省内比赛,途经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6日晚在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举行闭幕式。穿行于“油画”里的8个赛段,将成为群雄争霸的最美逐鹿之野。这又是一场盛会。在游人的“诗与远方”里,因为有了环湖赛的加持,大美青海终将成为他们旅途的高光时刻。
环湖赛途经的这5个市州,串联起清清黄河、巍巍丹霞、皑皑雪山、茫茫戈壁、茵茵草原,成为青海壮美自然风光和独特人文风情的展示舞台。这舞台上,展现的是今日之青海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的新成就。
山山而川,征途漫漫。环湖赛自2002年首次举办至今,通过赛事见证了青海社会经济建设的成果,见证了青海自然生态文明的成就,更见证了大美青海的绝美风光。20多年来,青海省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发展迅速。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今年“五一”假期,青海省接待游客26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8亿元;在全省接待游客总量中,省外游客人数为86.27万人次,平均日均接待省外游客17.25万人次;入青外省旅游车辆17.05万辆,日均入青车辆为3.4万辆。纵向对比一下:在环湖赛举办之初的2002年全年,青海的旅游收入不足10亿元,来青海旅游的仅有100多万人次。显而易见,青海旅游的发展速度之快,环湖赛等大型赛事的助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旅游业的红火,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蓬勃发展,仅2020年,全省文化旅游企业达到9000余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0多万人次,5.45万人通过参与生态旅游致富。
青海省以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为目标,推动环湖赛等国际品牌赛事创新发展,连续21年成功举办环湖赛并晋级世界职业系列赛,带动每年来青海湖骑行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环湖赛已成长为国内公路自行车赛中首屈一指的标杆赛事。同时,青海省于2016年创办中国·青海国际冰壶精英赛,历经五届,已被列入国际A类顶级赛事,成为世界冰壶联合会(WCF)积分赛事。此外,以环湖赛为龙头,青海省不断培育国际冰壶精英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赛、高原黄河铁人三项赛、国际射箭精英赛、岗什卡高海拔滑雪登山大师赛等为重点的10余项国际品牌赛事。今天,从成长到成熟,从传统体育赛事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自行车运动进步,再到助推大美青海、美丽中国建设,环湖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赛事本身,成为一场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广、影响层面深的综合性盛会。
我们知道,青海是个多民族省份,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了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而在环湖赛上,这一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环湖赛相继骑进了海南、海北、海东、黄南、海西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区。环湖赛所到之处,当地各族群众就像过节一样,欢聚一堂,高声为选手们呐喊助威。有好多牧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喊:“中国队加油!”所以说,环湖赛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也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环湖赛实现跨省骑行以来,不仅拉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将沿途各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和发展。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环湖赛,义不容辞地在“绿色”运动的美与激情中向世界发出强烈的信号:我们举办的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使命的担当,承诺的兑现。环湖赛把青海直观而形象地展示给世界,通过这一赛事,人们既可以观看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又能够欣赏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受青海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青海人民的朴实热情。而如今的环湖赛,更是弘扬和传播“绿色、人文、和谐、体验”理念的重要载体,在新青海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环湖赛的“绿色”主题随着岁月的年轮越来越深地根植于更多人的心里,“环湖赛效应”也早已不是仅仅局限于赛事的延伸,经济效益的体现。在每年环湖骑行的大军中,自觉投身环境保护的人在不经意间多了起来,让人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运动中保持健康,引领着更多的国人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站在高原望四方,豪情激荡车飞扬。在夏日的赞美诗里,熟悉的岁月在空气里散发出醉人的芬芳。我们终将看见那些闪光的背影,和着风的速度、和着花的赞美,带领我们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大道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