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近日,城西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全省率先启用“政务和公共服务手语翻译平台”为7名听障人员提供调解咨询服务,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手语翻译平台”是通过视频终端发起视频邀请,通过摄像头由专席人员与听障人士进行手语沟通,再及时翻译给工作人员,满足听障人士即时即景沟通需求,实现特殊人群办理人民调解业务“无差别”服务。
听障人员王女士在省城一家制药厂工作,她发现自己的工资比相同岗位的工友低,但不知如何解决。带着疑问她来到城西区“一站式”矛调中心。中心的调解员热情地接待了王女士,通过在线手语翻译平台详细了解了王女士的情况后告诉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残障人和健全人应该是同工同酬,如果企业给残障人员的工资低于同岗位其他员工,是违法的。王女士可以凭劳动合同、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上班考勤的相关资料等,先和公司负责人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同时,调解员还详细讲解了如何搜集维权所需要的证据材料。对此解答,王女士非常满意,连连向调解员致谢。“手语翻译平台”将极大地促进听力障碍残疾人平等共享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听障人士的沟通障碍,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便利条件。
下一步,城西区矛调中心将不断优化便民服务措施,努力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矛盾纠纷的“疙瘩”解决在群众“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