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7月20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伏天市民带着文明去浪山
黎晓刚 摄

本报讯(记者 王紫)进入三伏天,天气越来越热,西宁市民利用休息日携家带口、相约三五朋友,纷纷自驾去西宁周边地区乡村浪山消暑,行走在绿水青山之间,看一看好山好水,在绿色葱茏、清凉爽快的大山里呼吸清新的空气,舒展身体运动,再和家人来一场充满情趣的户外野炊,是再快乐不过的休闲。浪山休闲中更重要的是不忘带着文明习惯和文明素质,家长也让自己的文明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养成文明习惯。

近日,记者分别前往西宁市周边的多处乡村,见到了不少西宁市民驱车来浪山,所到之处留下文明游玩的印记。7月15日,记者在西宁周边一处乡村的山峦下看到,许多携家带口或者三五好友相约来到此地的市民,欣赏着一望无际葱葱郁郁的庄稼,在蓝天白云之下感受大自然的杰作。农家小院内的花草树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累累果实,让人心中充满欣喜。没有人去随意攀折花木或者随意采摘果实。吃过农家乐的饭菜,他们把桌上的剩菜剩饭打包准备带回家,把吃过的瓜果皮、瓜子皮等,主动放到农家乐的垃圾桶里,让农家乐的服务员运走。好多市民还招呼自家的孩子认真收拾餐桌上的餐厨垃圾,喊来服务员处理垃圾。

7月16日,记者在西宁周边另外一处乡村山峦下的自驾营地看到,来浪山游玩的市民搭好帐篷、支起锅灶做饭菜。在饭桌下铺好自己带来的垃圾袋。餐后,他们将吃过的餐厨垃圾以及西瓜皮、水果皮等放到垃圾袋里,然后又将这些垃圾袋放到营地专门摆放的垃圾桶里。市民程先生说:“虽说这些地方也有当地的管理人员来处理垃圾,但是提前做好垃圾处理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这对我们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文明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带着孩子来浪山,让孩子们拥抱大自然的同时,也让文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