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宁举办,副省长王海红出席。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信用赋能、共建共享信用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数字时代与信用赋能三个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青海信用建设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智慧经验,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创新信用监管机制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用工作,按照着眼全局、整体布局、系统推进的原则,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切实增强信用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全省经济循环高效畅通、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围绕《以信用监管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进行了精彩发言。如何运用信用监管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表示要完善数字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强化信用共享共治,加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管,完善新业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坚持包容审慎,完善信用修复。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围绕《创新信用监管机制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作演讲。她说,“信用监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将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信用监管力量。”
数字经济引领信用信息共享共建
围绕“共建共享信用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 共建共享助力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公司总经理李振军讲述了信用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通实践。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雪邦以《高位推动信用体系共建共享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西宁市在共建共享信用体系方面的实践与成果、西宁市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经验等。
就“数字时代与信用赋能”主题,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唐英瑜围绕《坚持数字引领 强化信用赋能 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信用基石》介绍了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的经验做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针对数据要素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信用赋能发表见解。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认为,市场监管中信用治理实践创新方向,要构建以信任关系为前提的授信监管体系,构建以引导帮扶为导向的主体激励体系,构建以市场主体为中心的权益保护体系。
(记者 小蕊)